【2017年整理】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讲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
杨润祥
第一节 睾丸肿瘤
睾丸肿瘤(testicular tumour)可能来源于生殖细胞、生殖间质细胞或非生殖细胞,最后一类被归入继发性睾丸肿瘤,通常为淋巴瘤或白血病的首发临床表现。生殖细胞来源的肿瘤占全部睾丸肿瘤的90%,其中精原细胞肿瘤占全部生殖细胞肿瘤的40%,非精原细胞肿瘤占60%。睾丸生殖细胞瘤相对少见,约占美国男性恶性肿瘤的1%。北欧发病率最高,美国黑人发病率低。由于本病多发生于青壮年(是15-35岁之间男性最常见的肿瘤),且有可靠的肿瘤标记物(AFP及HCG)对诊断、治疗设计及随诊有意义,目前90% 以上可治愈,是可以治愈的肿瘤。更由于治疗策略的成功,已成为预后和生活质量改善的一个模式。
【病因】
生殖细胞肿瘤的病因还不十分清楚。隐睾者发生睾丸肿瘤的机会比正常睾丸者大20—40倍。6岁以前行睾丸固定术能降低发病机会,但不能消除发病可能性。迄今为止,遗传、传染或睾丸外伤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尚未证实。
【诊断要点】
睾丸肿瘤的常见临床表现为睾丸肿物不断增大,有时伴疼痛,迅速肿大的瘤内出血会产生触痛或剧痛。睾丸上长出硬块临床上立刻怀疑睾丸肿瘤。体检和超声检查可查明损害的部位。胸部Ⅹ线检查和静脉尿路造影检查,以发现直接或间接的转移证据。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亚单位的放射免疫检查是证明肿瘤存在的可靠方法。对已确诊的肿瘤,特别是非精原细胞肿瘤患者的随诊很有价值。腹部CT扫描对病程分期十分重要。
【组织学分类】
单一组织学类型
精原细胞瘤
精母细胞型精原细胞瘤
胚胎细胞癌
多胚癌(Polyembryoma)
畸胎瘤
成熟型畸胎瘤
未成熟型畸胎瘤
恶性转化型畸胎瘤
卵黄囊肿瘤
胚胎癌,青春型,内胚窦瘤
绒毛膜上皮癌
2.多种组织类型
胚胎癌伴畸胎瘤
绒癌伴其它类型
其它特殊混和
【睾丸肿瘤常用的临床分期方法】
Ⅰ期 肿瘤局限于睾丸,
Ⅱa期 转移淋巴结直径﹤2cm
Ⅱb 期 转移淋巴结直径2-5cm
Ⅱc 期 转移淋巴结直径﹥5cm(巨块)
Ⅲ期 有隔上淋巴结转移或结外转移(肺 肝 脑和骨)
【治疗原则】
睾丸肿瘤无论哪一种类型都要先做高位睾丸切除术及精索结扎,。,。,。。, 10%-15%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 Seminoma)
1、I期:术后辅助放疗或化疗或临床观察
放疗—25-30Gy,5年及10年生存率分别为99%和92%。放射野内控制率100%;放射野外复发5%,包括锁骨上淋巴结、纵隔、肺和骨。
化疗—DDP+VP16×2周期几乎100%可以治愈。
观察—复发率15%-19%,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82-89%),中位复发时间为12-18月,复发后DDP+VP16 ×4周期。
2、IIA、B:临床最为常见,放疗可使腹膜后复发下降到10%。化疗亦可治愈。
3、IIC:具有潜在的远处转移,DDP+VP16×4周期为标准治疗,这期病人的5年生存率为88%,全部II期病人治愈率90%以上。腹膜后肿块3cm者,化疗后极少有残存肿瘤(3%);直径3cm者,27%腹膜后有残存,应考虑手术切除,力争达到CR。但也有一些腹膜后残存肿块不是癌,可定期观察,增大为再治疗指征。
4、III期:较少见(5%)。以化疗为主,部分病人可加放疗及局部切除残存病灶。对化疗敏感,5年生存率85%左右。
二、非精原细胞瘤(Non-Seminoma)I期:目前选择改良性双侧腹膜后淋巴结清扫(RPLD)或临床观察,放疗无效。术后复发率约10%。潜在高危转移因素有:血管/淋巴受侵、胚胎癌和原发肿瘤较大者。术后复发的患者多数化疗可治愈。
临床观察:30%患者发生转移,95%发生在12个月内,基本不超过24个月。主要转移部位为腹膜后淋巴结及肺等。对有高危复发倾向者,在观察过程中可给予辅助化疗。尽管手术、观察和辅助化疗的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别,但病人愿意接受及时治疗而不喜欢等待和观察的过程。
2、II期:RPLD、化疗或两者综合。腹膜后淋巴结直径5cm,复发率很高,术后化疗效果很好。在北美,腹膜后淋巴结3cm且为孤立性者,只采用RPLD。腹膜后淋巴结3-5cm者,最好先化疗,然后再手术治疗。已发表的资料,腹膜后6个淋巴结受累且均不超过2cm者,RPLD后的复发率为8-44%。这部分患者大部分通过化疗治愈。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超过6个,或其中任何一个淋巴结直径超过2cm者应首选化疗,标准的治疗是PEB方案3-4周期。
3、III期:所有该期的病人均应接受标准的PEB方案3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