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物理模拟题分类解析专题牛顿运动定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05 牛顿运动定律
一.2012高考题
1.(2012·新课标理综)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
B..没有力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
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2. (2012·安徽理综)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则
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
B. 物块仍以加速度a匀加速下滑
C. 物块将以大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D. 物块将以小于a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3.(2012·海南物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的质量和速度大小的乘积成反比
物体所受合力必须达到一定值时,才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作用力中任一个的大小成正比
当物体质量改变但其所受合力的水平分力不变时,物体水平加速度大小与其质量成反比
二.2012模拟题
1.(2012年3月陕西渭南市质检)2011年11月24日早,一辆载有30吨“工”字型钢材的载重汽车在西安市由于避让横穿马路的摩托车而紧急制动,结果车厢上的钢材向前冲出,压扁驾驶室。关于这起事故原因的物理分析正确的是
A.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有惯性,在汽车制动时,继续向前运动,压扁驾驶室
B.由于汽车紧急制动,使其惯性减小,而钢材惯性较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C.由于车厢上的钢材所受阻力太小,不足以克服其惯性,所以继续向前运动
2.(2012年4月上海普陀区调研)如图所示,两车厢的质量相同,其中一个车厢内有一人拉动绳子使两车厢相互靠近。若不计绳子质量及车厢与轨道间的摩擦,下列对于哪个车厢里有人的判断正确的是
A.绳子的拉力较大的那一端车厢里有人
B.先开始运动的车厢里有人
C.后到达两车中点的车厢里有人
D.不去称量质量无法确定哪个车厢有人
2.答案:C解析:绳子对两车厢拉力大小相同,两车厢同时开始运动,选项AB错误;由s=at2,后到达两车中点的车厢加速度小,质量大,车厢里有人,选项C正确D错误。
3.(2012年5月湖北武汉模拟)下面是摘自上个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文章:
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了火箭上所有的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的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呢?”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
若不计天体对火箭的引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汤姆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宇航员答话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
4.(2012年5月江苏省苏北四市联考)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构成了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基础。它的推出、地球引力的发现和微积分的创立使得牛顿成为过去一千多年中最杰出的科学巨人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特例
B.牛顿第二定律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
C.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D.为纪念牛顿,人们把“力”定义为基本物理量,其基本单位是“牛顿”
5.(2012年5月江西省南昌三模)如图甲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自由下落。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沿竖直向下建立一坐标轴ox,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段为直线,切于A点的曲线AB和BC都是平滑的曲线,则关于A、B、C三点对应的x坐标及加速度大小,下列6.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不计绳子质量,结果甲队获胜,则比赛中
A.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甲队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乙队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C.甲、乙两队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甲、乙两队拉绳子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8.亚里士多德对“力到底如何决定运动”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力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