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大丰区八年级地理上册 4.1交通运输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docx
江苏省大丰区八年级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江苏省大丰区八年级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为主题,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切入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通过学习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生能够形成对人地关系的深刻认识,学会运用综合思维分析交通运输的优缺点,并理解其在不同区域的表现差异,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交通运输方式的分类及特点,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②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交通运输如何促进或制约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
2.教学难点,
①如何运用地图等地理工具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分布规律,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
②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城市和乡村发展差异的影响,需要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讨论。
③交通运输发展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影响,这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地理教学挂图、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
2.课程平台:人教版地理课程网站,提供教学资源下载。
3.信息化资源:交通运输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如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图片和视频。
4.教学手段:实物模型展示、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图,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交通运输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吗?”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为本次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
(1)交通运输方式:详细介绍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2)交通运输布局:讲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交通枢纽、物流中心等。
(3)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城市和乡村发展差异的影响。
举例说明:
(1)以我国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为例,展示交通运输布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以我国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布局为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城市和乡村发展差异的影响。
互动探究: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影响,并分享讨论成果。
(2)案例分析:选择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影响。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
(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张家乡的交通运输图,并分析其对家乡经济发展的影响。
(2)让学生思考:如何优化交通运输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教师指导:
(1)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针对学生在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城市和乡村发展差异的影响。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某地区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为家乡的交通运输布局提出优化建议。
教学过程结束。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1)阅读《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报告》:了解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政策导向。
(2)查阅《交通运输地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深入探讨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阅读《交通运输与环境保护》相关文章,了解交通运输发展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影响。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1)让学生调查本地区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优化本地区交通运输布局,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3)鼓励学生关注国内外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新技术、新理念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
3.设计拓展实践活动
(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交通枢纽,如火车站、机场、港口等,了解交通运输设施的实际运作情况。
(2)开展“交通运输与生活”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交通运输问题及解决方案。
(3)举办“交通运输设计大赛”,让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实用性的交通运输方案。
4.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
(1)关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