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水脆弱性评价成果.pdf
附录A
(资料性)
岩溶水脆弱性评价成果
A.1报告
报告正文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1.1前言
主要包括项目概况、目的任务、基础及研究进度、评价区范围、技术路线等:
——项目概况:项目来源及任务下达单位、名称、编号、起止时间、协作单位及分工、工作量;
——目的任务:研究目的、工作方法、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预期成果,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基础及研究进度:评价区以往工作基础;
——评价区范围:地理位置、坐标、面积,附评价区位置插图;
——技术路线:附技术路线插图。
A.1.2评价区基本概况
主要包括自然条件概况、区域地质概况、区域水文地质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岩溶塌陷情况等:
——自然条件概况:地理位置、气象水文、地形地貌等,附多年年均降水量、降水强度、地形地貌
等插图;
——区域地质概况:地层、构造、岩浆岩,附区域地质插图;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岩溶含水岩组划分及其水化学特征,岩溶地下水补、
径、排特征,岩溶地下水流场及动态变化特征,附区域水文地质等插图;
——社会经济概况:评价区所属行政区划、人口密度和分布、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
——岩溶塌陷情况:岩溶塌陷的分布、发育情况,附岩溶塌陷分布插图。
A.1.3数据来源
主要包括资料搜集、数据格式、数据年份等。
A.1.4计算与评价
主要包括评价指标选取、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制定及评价指标分区、评价模型、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评价结果等:
——评价指标选取:对所选取的指标进行分析,简述合理性;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制定及评价指标分区:基于单指标分级标准把相应的条件图进行分区,附分
区插图;
——评价模型:评价模型的介绍、计算公式等;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过程、计算结果;
——评价结果:对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包括各类脆弱性的分布、面积及其
易发特点等,附相关评价过程和结果插图。
A.1.5结论与建议
主要对本次评价的方法与结果进行总结,提出保护与管理措施建议。
A.2附图
A.2.1颜色
使用面状普染颜色表示地下水脆弱性三级分区,详见表A.1。
表A.1岩溶水脆弱性等级颜色
岩溶水脆弱性等级颜色RGB
低(255,230,150)
中(170,210,140)
高(190,145,0)
A.2.2布局
岩溶水脆弱性分区图的图式,见图A.1。图件的地理和地质底图编制按照GB/T40112-2021附录D.2
要求执行。
图A.1岩溶水脆弱性分区图式
A.3附件
附件主要包括岩溶塌陷调查表、洪水和干旱调查表、野外调查典型照片、录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