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课件.pptx

发布:2025-01-09约9.33千字共2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2课《诗经二首关雎》课件

•课程介绍与背景

目•文本解读与赏析

•知识拓展:古代婚恋观念与礼仪制

CONTENCT

•跨文化对比:东西方爱情诗歌差异

录与共性

目•当代价值: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

CONTENCT扬民族精神

录•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分享

01

课程介绍与背景

《诗经》简介及历史地位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

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诗经》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

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

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

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

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关雎》在《诗经》中地位

《关雎》是《诗经》中的第一篇,通常认为是一首

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关雎》在《诗经》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中国

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

远影响。

《关雎》所表现的内涵和审美特征,使其成为研究

《诗经》的重要篇章之一。

篇章背景及主题思想

篇章背景

《关雎》是一首以古代民间传说为背景的诗歌,讲述了一个男子

对女子的爱慕之情。诗歌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

爱情画卷。

主题思想

《关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古

代人们对真挚感情的崇尚和赞美。诗歌通过描绘男子对女子的深

情厚意,展现了人类情感中最为纯真、美好的一面。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原文朗读及注释解读

原文朗读

教师播放或现场朗读《关雎》原

文,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之

美。

注释解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