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12-2、3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实训).doc
班级:09嵌入式1班日期:2011年5月12
教学目的与要求
任务8:独立按键和矩阵键盘
1、学会独立按键识别的编程方法。
2、掌握矩阵键盘识别的编程方法。
(时间安排:2课时;任课教师:朱其祥)
本课重点与难点
重点、难点:矩阵键盘识别。
课堂进程
次序
内容
1
一、实训环境和器材
2
二、独立按键识别
3
三、矩阵键盘识别
4
5
6
7
8
9
实训环境和器材
1、单片机实训操作台1张;
2、单片机实验板1套(含下载器);
3、计算机1台;
4、电源、通讯电缆、下载线等配件。
5、软件环境:ProteusProfessional7.1仿真软件、Keil7.50A编程软件
独立按键扫描
查询方式方式按键扫描:一般情况下,一个按键按下的时候,总是在按下的时刻存在着一定的干扰信号,按下之后就基本上进入了稳定的状态。具体的一个按键从按下到释放的全过程的信号图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们在程序设计时,从按键被识别按下之后,延时5ms以
上,从而避开了干扰信号区域,我们再来检测一次,看按键是否真得已经按下,若真得已经按下,这时肯定输出为低电平,若这时检测到的是高电平,证明刚才是由于干扰信号引起的误触发,CPU就认为是误触发信号而舍弃这次的按键识别过程。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电路图:
软件程序:
该程序实现独立按键去控制LED灯的亮灭,并讲叙了对按键的处理方法。独立按键相应的IO口平时为高电平,一旦按键按下,单片机便检测到低电平。
#includereg52.h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defineuintunsignedint
sbitKEY1=P3^2;
sbitKEY2=P3^3;
sbitKEY3=P3^4;
sbitLED1=P0^0;
sbitLED2=P0^1;
sbitLED3=P0^2;
/********************************************************************
*名称:Delay()
*功能:延时,延时时间为10ms*del
*输入:del
*输出:无
***********************************************************************/
voidDelay(uintdel)
{
uinti,j;
for(i=0;idel;i++)
for(j=0;j1827;j++)
;
}
/********************************************************************
*名称:Delay()
*功能:实现按键功能,当按键按下时,相应的LED亮灭交替
*输入:无
*输出:无
***********************************************************************/
voidKEY()
{
if(KEY1==0||KEY2==0||KEY3==0)
{
Delay(2); //20毫秒软件防抖
if(KEY1==0||KEY2==0||KEY3==0)
{
if(KEY1==0)
{
LED1=~LED1; //LED显示取反
}
elseif(KEY2==0)
{
LED2=~LED2;
}
else
{
LED3=~LED3;
}
}
Delay(50); //延时0.5秒再进行下次按键的检测
}
}
/********************************************************************
*名称:Main()
*功能:实现按键控制LED的亮灭
*输入:无
*输出:无
***********************************************************************/
voidMain(void)
{
while(1)
{
KEY();
}
}
作业:试编程序,只有一个键有效,另外两个键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