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复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遥感导论复习题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的特性:大面积的同步观测
时效性
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
经济性
局限性
遥感平台是装载传感器的运载工具,按高度分为:地面平台(为航空和航天遥感作校准和辅助工作)、航空平台(80 km以下的平台,包括飞机和气球)、航天平台(80 km以上的平台,包括高空探测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航宇遥感。
遥感数据的类型:1按平台分:
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数据。
2按电磁波段分:
紫外遥感数据、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等。
3按传感器的工作方式分:
主动遥感、被动遥感数据;成像遥感、非成像遥感。
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是收集、量测和记录遥远目标的信息的仪器,是遥感技术系统的核心。
传感器是收集、量测和记录遥远目标的信息的仪器,是遥感技术系统的核心。
电磁波定义:交互变化的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
电磁波的特性:1、电磁波是横波
2、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
3、满足f.λ=c;E=h.f
4、具有波粒二象性
红外线的划分:近红外:0.76~3.0 μm、中红外:3.0~6.0 μm,远红外:6.0~15.0 μm, 超远红外:15.0~1 000 μm。
电磁辐射的度量:辐射能量(W) :电磁辐射的能量,单位:J ;
辐射通量(Ф)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面积的辐射能量,Ф=dW/dt,单位是W。辐射通量是波长的函数,总辐射通量应该是各谱段的辐射通量之和或辐射通量的积分值;
辐射通量密度(E)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E=d Ф/dS,单位是W/m2 ;
辐照度(I):被辐射的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I= d ?/dS,单位是W/m2;
辐射出射度(M) :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I= d ?/dS,单位是W/m2;
辐射强度(Ie):在单位立体角、单位时间内,从点辐射源向某方向辐射的能量, Ie= d Ф/dΩ,单位是W/sr(瓦/球面度);
辐射亮度(L):假定有一辐射源呈面状,向外辐射的强度随辐射方向而不同,则L定义为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即L= Ф/ Ω (S.cosθ),单位是W/(sr.m2)。
绝对黑体定义: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
黑体辐射的三个特性:A辐射通量密度随波长连续变化,每条曲线只有一个最大值。
B温度越高,辐射通量密度越大,不同温度的曲线不同。
C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普朗克公式
玻耳兹曼定律:
维恩位移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
实际物体的辐射:基尔霍夫定律表现了实际物体的辐射出射度Mi与同温度、同波长绝对黑体辐射出射度的关系,αi是此条件下的吸收系数(0α1).有时也称为比辐射率或发射率ε,表示实际物体辐射与黑体辐射之比,M= εM0
按照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把地物分为:黑体或绝对黑体:发射率为1,常数。
灰体(grey body):发射率小于1,常数。
选择性辐射体:发射率小于1,且随波长而变化。
太阳常数:不受大气影响,在距太阳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光辐射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黑体所接收的辐射能量:I0=1.360×103W/m2
从太阳光谱曲线可以看出:太阳光谱相当于6000 K的黑体辐射;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其中0.38 ~ 0.76 μm的可见光能量占太阳辐射总能量的46%,最大辐射强度位于波长0.47 μm左右;
到达地面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