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转换大总结.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长期股权被投资之成本法和权益法之间的转换一、增资(一)成本法增资之后仍为成本法(10%→15%)(10%→50%)(成本法该怎么做怎么做)例:2012年A出资1500万购入B公司10%股权,取得时候B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20000万,年底B 分配现金股利50万。借:长期股权投资 1500贷:银行存款 1500借:应收股利 50贷:投资收益 50假设2013年A公司又出资750万购入B5%的股权。借:长期股权投资 750贷:银行存款 750(二)成本法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资之后转为权益法(10%→30%)(1)成本法增资转权益法(调原来10%)例:2012年A出资1500万购入B公司10%股权,取得时候B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20000万,年底B 分配现金股利50万。假设2013年A又出资3000万购入B公司20%的股权,出资当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23000万,2012年B实现净利润100万,2013年实现净利润100万,此时达到30%控制了。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0贷:银行存款 3000对于原来的10%部分,1500万小于2000万,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和留存收益。(相当于调整原来的营业外收入)借:长期股权投资 500贷:盈余公积 5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0新取得的部分,3000万与23000*20%的差额1600万,调整营业外收入:借:长期股权投资 :营业外收入 于两次投资之间公允价值的变动23000万-20000万=3000万,相对于原来10%部分,300万,属于利润部分2012年的5万(100万-50万分配股利)*10%,2013年的10万(100万*10%),调整留存收益和投资收益。其他权益变动285万(300万-5万-10万)调整资本公积——其他权益变动。借:长期股权投资 300贷:资本公积——其他权益变动285投资收益 10盈余公积0.5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5此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1500+3000+500+1600+300=6900万(即为原投资现公允+新投资公允),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23000*30%=6900,可见经过调整,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资转权益法(10%→22%)甲公司于20×5年2月取得乙公司10%股权,对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成本为900万元,取得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8 4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20×6年3月1日,甲公司又以1 800万元取得乙公司12%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12 000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按照乙公司章程规定,甲公司能够派人参与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采用权益法核算。假定甲公司在取得乙公司10%的股权后,双方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乙公司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净利润为900万元,未派发现金股利或利润。除所实现净利润外,未发生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事项。20×6年3月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原1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 300万元,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120万元。本例中,20×6年3月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投资原1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 300万元,账面价值为1 020万元,差额计入损益;同时,因追加投资改按权益法核算,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20万元转入损益。甲公司对乙公司股权增持后,持股比例改为22%,初始投资成本为3 100万元(原投资现公允1 300+现公允1 800),应享有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2 640万元(12 000×22%)前者大于后者460万元,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甲公司对上述交易的会计处理如下: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31 00 贷:银行存款 18 00 投资收益 28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1300-102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020 借:其他综合收益 12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20-900) 贷:投资收益 120(三)权益法增资之后转为成本法(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10%→50%)or (30%→50%)(个别报表保持原投资账面价值,不用调整;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