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7崇明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崇明区 2017 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语文(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 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应用10 分1.按题目要求填空。 (5 分)(1),初为《霓裳》后《六幺》 。(白居易《琵琶行》 )(2)吾尝终日而思矣,。
崇明区 2017 届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 150 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
一、积累应用
10 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 (5 分)
(1)
,初为《霓裳》后《六幺》 。(白居易《琵琶行》 )
(2)吾尝终日而思矣,
。(荀子《劝学》 )
(3)苏轼《
·密州出猎》一词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用典抒情,杜甫《登
楼》一诗中运用相似手法的一联是“
,
”。
2.按要求选择。 (5 分)
(1)面对一位背负压力、 灰心丧气的同学, 下列各句最适合用来劝慰他的一项是
(
)(2分)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D.力不足者,中道而废。
(2)小王老师收到一个学科研讨会的通知,因有事不能参加,发短信说明。下列措辞最得体的
一项是(
)(3分)
A.因事不能莅临,错失良机,深感遗憾。
B.因事不能到会,不能为会议效力,深表不安。
C.因事不能到会,错失学习机会,十分遗憾。
D.因事不能莅临,有负所望,特致歉意。
二、阅 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3-8 题。(16 分)
网红 3.0 造了一条怎样的生产链
张宗艺
①“网红” 是与互联网相伴而生的现象, 主要指因现实生活中的某件事或某些行为受到网民
关注,一跃成为网络社区焦点,并引发话题效应的人。如果说网红
1.0 时代是“文字时代” ,以
一些知名的网络小说家为代表,网红
2.0 时代则是“读图时代” ,以审丑搞怪的芙蓉姐姐、凤姐
高三语文
共 15页 第 1页
为代表。真正将“网红”以一种集体的面目推向风口浪尖的,则是网红3.0 时代,亦可以称之为“直播时代”。直播平台的出现,以全新的入口、服务与关系改变着网络互动乃至媒介生态,其带来的复杂影响需要辩证把握。②在网红 3.0 时代, 借助新媒体平台, 以草根为生力军的主播们短时间内聚拢人气、吸附流量,并且有机制化渠道对网民“打赏”的虚拟货币进行变现..。在各方力量的介入下, “网红”这种社会文化现象最终形成了产业链,发展成为“网红经济”。③事实上, 在 2016 年以前, 各种网络小说改编、 网剧和网游就已开始盛行, 各种 IP(从“知识产权”引申出来的“知识财产”
为代表。真正将“网红”以一种集体的面目推向风口浪尖的,则是网红
3.0 时代,亦可以称之为
“直播时代”。直播平台的出现,以全新的入口、服务与关系改变着网络互动乃至媒介生态,其
带来的复杂影响需要辩证把握。
②在网红 3.0 时代, 借助新媒体平台, 以草根为生力军的主播们短时间内聚拢人气、
吸附流
量,并且有机制化渠道对网民“打赏”的虚拟货币进行变现
..。在各方力量的介入下, “网红”这
种社会文化现象最终形成了产业链,发展成为“网红经济”
。
③事实上, 在 2016 年以前, 各种网络小说改编、 网剧和网游就已开始盛行, 各种 IP(从“知
识产权”引申出来的“知识财产” )开始翻炒,从几十万元一度涨到上千万元。从经济学上说,
这是典型的 “口红经济 ①”效应。相关人群需要通过相对廉价的消费来满足自己的特定心理慰藉。
④同时,快速发展的信息传播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似乎可以 “赋能”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
在所谓全媒体时代,每个人既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内容的生产者。越来越多的文化、知识的生
产与传播, 不再只是通过机构或者教育部门,
而能够借助体制和市场之外的生产网络,
形成全民
内容创业的态势。这省去了前者通常使用的标准化定制与价格编码的过程,极大地调动了时间、
情感和注意力等稀缺资源,从而更好地构建了新时代平台与内容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⑤还有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 网络直播平台拥有惊人的变现能力。
这种变现模式可以分为直
接变现和间接变现。直接变现指主播通过打广告及粉丝“打赏”换取收入,间接变现指的是主播
凭借与特定观众形成的良好互动关系,准确定位人群的消费偏向,以“直播
+电商购物”的模式
实现长期盈利。
⑥在注意力经济背后, “网红”生产的内容会刻意迎合新生代观众的注意力需要。由此,在
“网红经济”的生产链条里,主播生产的是一种可以买卖的“情感商品”
。情感转向理论认为,
通过反思、共振在意识层面存留下的称为感情,而在此之前更加直接、更加激烈、更加瞬时的是
情感。在新媒体场域中, “网红”直播的一大功能似乎就是对这种连续性的、流动的、集约化的
情感予以实时反馈和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