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章 第三节 开花和结果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docx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
本章节内容为《2024-2025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开花和结果》,主要学习植物的开花过程、传粉方式、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生殖过程的基本原理,掌握传粉和受精的概念,认识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植物开花结果过程,提高学生对生物现象的敏感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析传粉、受精等过程。
3.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植物生殖过程,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4.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应用能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释生活中的生物现象。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植物开花的过程和传粉方式;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难点:1.理解传粉和受精的生物学原理;2.掌握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的复杂变化。
解决办法:
1.重点:通过实物展示、动画演示等方式,直观展示开花过程和传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难点: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理解传粉和受精的原理,通过对比实验和案例分析,突破难点。
3.重点:通过果实和种子的实物观察,结合图片和视频,详细讲解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逐步理解。
4.难点:设置问题引导,让学生分析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帮助学生突破理解障碍。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植物开花结果过程的图片、图表和视频,以及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动画。
3.实验器材:准备放大镜、显微镜、显微镜载玻片、显微镜盖玻片等,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安排实验操作台,确保教室环境整洁,便于学生操作和观察。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植物开花和结果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是如何繁殖的吗?它们是如何从一朵花变成果实和种子的?”
展示一些关于植物开花结果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植物繁殖的奇妙过程。
简短介绍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植物开花和结果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植物开花和结果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植物开花的过程,包括花蕾的形成、花瓣的展开、雄蕊和雌蕊的作用。
详细介绍传粉和受精的原理,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花粉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3.植物开花和结果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开花和结果的特点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植物开花结果的案例进行分析,如苹果树、樱花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不同植物的开花结果过程。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植物开花结果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如何促进植物开花结果”。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植物开花和结果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物开花和结果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植物开花的过程、传粉和受精的原理、案例分析等。
强调植物开花结果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其开花结果的过程,并尝试分析影响其开花结果的因素。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植物开花的过程,包括花蕾的形成、花瓣的展开、雄蕊和雌蕊的作用等。学生能够理解传粉和受精的原理,包括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
2.观察能力提升: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图片、视频以及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