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仪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及规范(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docx
PAGE
PAGE7
《虚拟仪器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虚拟仪器程序设计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
限选课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开课单位
测控教研室
授课学期
第7学期
学分/学时
2/32
课内学时
32
理论授课
16
上机学时
16
课内实践
0
实验学时
0
课外学时
32
适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是否双语
否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二、课程简介
《虚拟仪器程序设计》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选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与实践工程软件LabVIEW的编程思路与技巧。Labview是当今流行的虚拟仪器开发平台,能够根据工程实际中不同的测试需求,开发出各种测试虚拟仪器,是测控领域实现测量与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讲授和实践并举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现代测试方法,培养学生在工程实际中的创新能力。
三、课程目标及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一)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课程目标1.了解虚拟仪器技术与发展现状,形成科技强国的紧迫意识。掌握LabVIEW软件的基本内容,如基本功能、编程操作及其对象;理解编程与操作技巧。
课程目标2.能够应用LabVIEW软件编写合理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目标3.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形成敢于创新的勇气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
课程目标
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1
1.3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解决复杂测控系统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工程知识
课程目标2
5.1能够合理选择与使用解决复杂测控系统工程问题所需的多种仪器设备、信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5-使用现代工具
课程目标3
12.1能够正确认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终身学习
四、课程基本教学内容及对课程目标的支撑
(一)课程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LabVIEW概述(学时数:8学时)
1.课程主要内容
虚拟仪器的概念;LabVIEW编程环境与编程基础内容,包括前面板和程序设计。
2.重点和难点
重点:前面板与程序框图的控件选板、函数选板、工具选板内容与使用方法。控件的内容与操作。程序框图的构建方法。
难点:控件的设置操作。程序框图的调试。
3.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知识并演示软件的使用。
2.通过课堂练习熟悉软件使用。
3.通过任务训练,强化知识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4.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掌握控件选板与函数选板主要分类、工具选板的操作内容;能够对前面板控件进行设置;掌握程序框图编程的基本操作。
5.支撑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2.3
第二单元分组的数据(学时数:4学时)
1.课程主要内容
数组、簇、波形等的概念、属性、相关函数。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数组、簇、波形的相关操作函数。
难点:数组与簇的区别。
3.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知识并演示软件的使用。
2.通过课堂练习熟悉软件使用。
3.通过任务训练,强化知识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4.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掌握数组、簇、波形的概念、属性、相关函数及编程方法。能够应用相关控件与函数编写特定功能的前面板和程序框图。
5.支撑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2.3
第三单元控制程序运行的结构(学时数:4学时)
1.课程主要内容
For循环、While循环、条件结构、事件结构、公式节点等。
2.重点和难点
重点:For循环、While循环、条件结构。
难点:循环的数据传递;条件结构的分支。
3.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知识并演示软件的使用。
2.通过课堂练习熟悉软件使用。
3.通过任务训练,强化知识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4.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熟练掌握循环结构、条件结构和事件结构等相关概念。能够应用相关控件与函数编写特定功能的前面板和程序框图。
5.支撑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2.3
第四单元数据的图形显示(学时数:4学时)
1.课程主要内容
波形图表、波形图、XY图、三维图形等。
2.重点和难点
重点:波形图表、波形图和XY图。
难点:波形图与波形图表的区别;XY图的数据类型;三维图形的数据类型。
3.教学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知识并演示软件的使用。
2.通过课堂练习熟悉软件使用。
3.通过任务训练,强化知识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
4.学生学习预期成果
掌握波形图表、波形图、XY图创建、外观设置等方法。能够应用相关控件与函数编写特定功能的前面板和程序框图。
5.支撑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1.2.3
第五单元数据的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