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督导新进展新实践.PPT

发布:2017-05-31约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市级改革之后,推动各区县督导机构职能改革,要求年底之前区级教育督导室参照市级调整设置督导室。 小的区县设置两科一中心,大的区县设置三科一中心。以此次考察的朝阳区为例,该区督导室的机构设置是“两科一中心”,外加一个专家库。督导室在编制上是一正、两副,共9个公务员编制,都是副主任以上科员,相对较有吸引力。干部配备是两个科长,一名副科长,其他人是副主任以上科员,主任科员两名。 海淀区督导室编制12人,领导1正、2副,设立三个科室,督导一科主要负责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督导二科负责学科督学工作;借鉴了法国的制度,综合科负责督政和办公室工作。 * 2、加强督学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力度不断增强 第一,建立专业化的督学队伍,以专职为主。将来行政人员应当纳入专职督导人员中;第二,建立管理干部队伍;第三,建立专业知识队伍,包括研究力量、教科院的评价质量研究中心等;第四,建立社会组织队伍;第五,建立社会监督队伍,鼓励社区参与。 北京全市教育督导经费保障力度不断加强。市教委统筹经费预算,2016年督导室经费658万,跟去年相比经费增长幅度较大,另有委托经费1540万,比去年有所增加。 北京市教育督导工作的主要经验 * 3、按照管办评分离要求,依法履行督政、督学、评估监测职责 今年印发《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督导改革的实施意见》(京政办字〔2016〕21号),按照协调制约、统筹有力的原则,积极推行管办评分离,加强教育督导法制化、专业化、现代化。核心取向是强化督导职能,建立包含职能体系、工作体系、政策标准体系在内的现代教育督导体系。 一是健全和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政制度;二是健全和完善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督学制度;三是科学开展教育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检测。 北京市教育督导工作的主要经验 * 4、建设专业机构,支撑教育督导专业化 北京教科院:北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中心,是经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同意成立的,主要职责是受市教委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委托,开展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监测评价的研究工作,开发教育质量监控工具,管理和维护北京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数据库,承担本市教育督导与教育质量评价的事务性工作,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和信息咨询服务。 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市督学研修中心”,业务上接受市教委和市政府教育督导室领导,面向督学和学校负责教育评价的相关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和高级研修。开展督学专业发展和督学资格认定研究,开发督学培训课程,建设和维护北京市督学专业发展数据库、培训课程库、督导案例库等。下设办公室、督导及评价理论研究室、工具研发及组织实施室、信息与数据处理中心四个部门。 北京市教育督导工作的主要经验 * 请批评指正! * 【指标Ⅱ-1】小学、初中班额达标率 1、指标描述:达到该学段规定班额标准的班级数占总班级数的比例。 2、计算公式:小学、初中班额达标率(%)=小学、初中达到该学段规定班额标准的班级数/班级总数×100% 3、指标功能:考核政府发展规划、建设等部门规划学校布局、配置教育资源等职责落实情况,引导、督促政府相关部门推进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合理布局 4、主要政策依据: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第八条学校规模和班额宜根据生源按下列规定设置:一、小学:非完全小学为4班,30人/班;完全小学为6班、12班、18班、24班,近期45人/班,远期40人/班。二、初级中学为12班、18班、24班,近期50人/班,远期45人/班。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教基一[2013]10号):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5、信息来源:提取上一年度全国教育事业数据基表数据 6、拟设定标准:区域内完全小学95%以上的自然班均不超过40人,初级中学不超过45人;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56人以上自然班数量为“0”。 【Ⅱ-3】班均互联网出口带宽 1、指标描述: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宽带网络接入带宽达到规定标准的程度 2、指标公式:班均接入互联网带宽(bps)=学校网络接入带宽总量(bps)/学校总数 3、指标功能:督促办学条件薄弱尽快改进地区加大信息化基本条件保障力度,推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保障以信息化促进均衡发展思路的落实 4、主要政策依据: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教技[2014]6号): 2017年,全国基本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接入,网络教学和学习环境完善,有条件的农村学校班均出口带宽应不小于2M,城镇学校班均出口带宽应不小于4M,义务教育阶段城镇和农村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