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单招模拟语文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2025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春季)考试单招模拟语文考试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静谧(mì)狡黠(xiá)畸形(qí)脍炙人口(kuài)
B.拮据(jū)倔强(jué)绮丽(qǐ)参差不齐(cēn)
C.炽热(zhì)庇护(bì)栈桥(zhàn)莘莘学子(shēn)
D.剔透(tī)模样(mó)蓦然(mò)味同嚼蜡(jiáo)
答案:B
解析:A项“畸形”的“畸”应读“jī”;C项“炽热”的“炽”应读“chì”;D项“模样”的“模”应读“mú”。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懊悔销魂嘹亮中流砥柱
B.沧茫鞭策缥缈无精打采
C.魁梧踊跃取谛获益匪浅
D.狼藉屏嶂惶恐变换多姿
答案:A
解析:B项“沧茫”应写作“苍茫”;C项“取谛”应写作“取缔”;D项“屏嶂”应写作“屏障”,“变换多姿”应写作“变幻多姿”。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C.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D.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答案:B
解析:A项“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含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C项“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是褒义词,不能用来形容垃圾食品厂;D项“美轮美奂”原本多形容建筑物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也用来形容雕刻或建筑艺术的精美效果,不能形容花鸟虫兽、人物形象。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C.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D.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答案:D
解析:A项“通过……使”连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C项“防止不再发生”否定不当,应删去“不”。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
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
6.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______的光。
(2)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______。
(3)当一切恢复______,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
A.逼视拖累沉寂
B.逼视拖累沉静
C.凝视连累沉静
D.凝视连累沉寂
答案:A
解析:“逼视”指向前靠近目标,紧紧盯着;“凝视”指聚精会神地看。根据语境,(1)句应选“逼视”。“拖累”指牵累、使受牵累;“连累”指因事牵连别人,使别人也受到损害。(2)句用“拖累”更合适。“沉寂”指十分寂静;“沉静”指安静、寂静、没有一点动静。(3)句强调环境恢复安静,用“沉寂”更恰当。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很想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B.“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C.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D.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答案:B
解析:A项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应用句号;C项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内;D项“三、四十岁”表示约数,中间的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