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指导书(数据结构).doc

发布:2016-12-18约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软件学院 课程实验指导书 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 任课教师 王珊珊 开课学期 2015年秋季学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系 目 录 实验一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 1 实验二 单链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 8 实验三 栈的应用 15 实验四 队列的应用 18 实验五 矩阵 22 实验六 二叉树的实现 24 实验七 图的实现及应用 27 实验八 排序 36 实验九 综合应用 40 实验一 顺序表的基本操作的实现 一、实验属性 实验性质: 验证性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要求: 必做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的特点。 2.掌握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的基本操作(创建、插入、删除)的实现。 3. 通过顺序表有序表的合并的实现,掌握顺序表操作特点。 三、实验环境及知识准备 1.实验环境: C与C++程序设计学习与实验系统 2.知识准备: (1)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 (2) 顺序表初始化、插入、删除算法。 (3)两个有序表合并算法。 四、实验内容 1. 完成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及基本操作的实现(顺序表初始化、插入、删除功能); 2. 实现两个有序表的合并功能。 五、实验要求及步骤 1. 定义顺序表的存储结构SqList。 2. 完成顺序表的初始化,插入,删除等基本操作函数。 InitList_Sq(SqList L); InsertList_Sq(SqList L,int i,Elemtype e ); DeleteList_Sq(SqList L,int i, Elemtype e ); 3. 实现两个有序表合并函数。 MergeList(SqList La, SqList Lb, SqList Lc,) 4. 在主函数中调用以上算法,完成如下功能: ①建立一个空表L,输入一组元素序列; ②输入插入位置及元素值,完成L表插入操作,并输出插入后顺序表; ③输入删除元素位序,完成L表删除操作,输出删除元素值及删除后顺序表; ④建立顺序表La,Lb,并输入元素。调用合并算法,将La,Lb合并成Lc,输出合并后Lc。 六、实验指导 1. 顺序表的存储结构定义如下: typedef int ElemType;//元素类型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elem; int length; //表的实际长度 int listsize; //顺序表容量 }SqList;//顺序表的类型名 2. 给出部分程序模块如下,可在此基础上实现其余功能: /*------预定义部分--------*/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lloc.h #define OK 1 #define OVERFLOW -1 #define ERROR 0 #define LIST_INIT_SIZE 100 #define LISTINCREMENT 10 typedef int ElemType; typedef int Status; /*----------顺序表的存储结构定义--------*/ typedef struct{ ElemType *elem; int length; int listsize; }sqlist; /*-------------初始化顺序表L----------*/ Status InitList_sq(sqlist *L){ L-elem=(ElemType *)malloc(LIST_INIT_SIZE*sizeof(ElemType)); if(!L-elem) exit(OVERFLOW); L-length=0; L-listsize=LIST_INIT_SIZE; return OK; } /*------------顺序表L插入----------*/ Status ListInsert_Sq(sqlist *L,int i,ElemType e){ ElemType *newbase,*p,*q; if(i1||iL-length+1) return ERROR; if(L-length=L-listsize){ newbase=(ElemType*)realloc(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