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件: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pptx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1概述4.2受弯构件一般构造要求4.3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性能4.4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原理4.5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4.6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4.7T形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34.1概述2025/3/252025/3/25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定义4.1概述问题一:什么是受弯构件?截面上通常有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而轴力可忽略不计的构件。
◆破坏形式4.1概述正截面破坏正截面破坏
64.2受弯构件一般构造要求◆梁的构造要求◆板的构造要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截面有效高度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1.梁的构造要求4.2受弯构件一般构造矩形T形工形花篮形◆截面形式梁的截面最常见的是矩形和T形截面,在装配式构件中,为减轻自重及增大截面惯性矩,也常采用工字形、花蓝形、箱形及倒L形等截面。箱形
1.梁的构造要求4.2受弯构件一般构造◆截面尺寸◆梁的高度通常也可由跨度决定,简支梁的高跨比一般为1/12左右,悬臂梁的截面高度与其跨度比1/6左右。◆梁的高度h=250、300、…、750、800、900、…(mm)梁的宽度b=120、150、180、200、250、300、350、…(mm)◆矩形截面梁高宽比h/b=2.0~3.5T形截面梁高宽比h/b=2.5~4.0
4.2受弯构件一般构造≥30mm1.5d≥25mmdd25mm≥a、纵向受力钢筋:常用HRB400、HRB500、HRBF400和HRBF500级钢筋,直径为12~28mm,根数不应少于2根,当采用两种不同直径时,它们之间相差不宜超过6mm。为保证混凝土浇注的密实性,梁底部钢筋的净距不小于25mm及钢筋直径d,梁上部钢筋的净距不小于30mm及1.5d。当钢筋数量较多时,可多排配置,排与排之间净距不小于25mm及钢筋直径d,第三排间距增大一倍。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1.梁的构造要求◆梁的配筋
4.2受弯构件一般构造b.纵向构造钢筋◆梁上部无受压钢筋时,需配置2根架立钢筋,以便与箍筋和梁底部纵筋形成钢筋骨架,直径一般不小于10mm;◆腹板高度hw≥450mm时,梁两侧应配置腰筋,每侧腰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面积bhw的0.1%,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直径≥10mm。1.梁的构造要求◆梁的配筋
4.2受弯构件一般构造2.板的构造要求◆板的厚度板的类型最小厚度实心楼板、屋面板80密肋板上、下面板50肋高250悬臂板(固定端)悬臂长度≤于500mm80悬臂长度1200mm100无梁楼板150现浇空心楼板200
4.2受弯构件一般构造2.板的构造要求◆板的配筋◆受力钢筋:配置在板的跨度方向截面受拉一侧,承担由弯矩作用而产生的拉力。常用HPB300、HRB335、?HRB400、HRBF400钢筋,直径通常采用8~14mm;当板厚较大时,钢筋直径可采用14~18mm。受力钢筋间距一般在70~200mm之间;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分布钢筋:配置在垂直于受力钢筋方向的内侧,并与受力钢筋形成网状,交点采用细钢丝绑扎或焊接。分布钢筋宜采用HPB300、常用直径为6mm和8mm,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于0.15%;间距不宜大于250mm,当集中荷载较大时,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间距不宜大于200mm。
4.2受弯构件一般构造3.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concretecover)是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用c表示。主要作用有:防止纵向钢筋锈蚀,避免火灾等情况下钢筋的温度上升过快,保证纵向钢筋与混凝土有较好的黏结。环境等级板、墙、壳梁、柱、杆一1520二a2025二b2535三a3040三b4050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c(mm)
4.2受弯构件一般构造4.截面有效高度◆截面有效高度h0是是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压区边缘的距离,h0=h-as,as为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截面受拉区边缘的距离。h0as梁内纵筋一排:as=c+dv+d/2梁内纵筋两排:as=c+dv+d+e/2c——混凝土保护层厚度dv——箍筋直径d——纵向受拉钢筋直径e——两排钢筋之间的距离,一般可取25mm计算
4.2受弯构件一般构造4.截面有效高度环境等级梁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箍筋直径6mm箍筋直径8mm受拉钢筋一排受拉钢筋两排受拉钢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