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遗传学复习资料doc.doc

发布:2016-11-29约6.58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名词解释: 1、遗传:是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2、联会:各对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的前期配对。 3、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占据同源染色体同一座位的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 4、完全连锁:当在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之间不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使得这两个非等位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而遗传的现象。 5、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在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间期进行自我复制形成由一个着丝点连接的两条完全相同的染色单体。 6、单倍体:指体细胞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 7、多倍体:具有3个以上相同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8、回交:杂交后代与两个亲本之间再次交配。 9、遗传漂变:在一个小群体中,由于抽样的随机误差所造成的群体中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称随机遗传漂变。 10、迁移:指个体从一个群体迁入另一个群体或从一个群体迁出的过程。 11、遗传学: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过程。 12、基因突变: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的基因形成了对应性关系,即变为它的等位基因。 13、遗传学三大定律:(基本概念、实验、实质、验证、应用详见课本) 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就是说,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连锁与交换定律: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率或互换率。 分离定律: 14、交换值(重组率):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 15、假显性:和隐性基因相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缺失了,个体就表现出隐性性状,(一条染色体缺失后,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便会表现出来)这一现象称为假显性。 16、位置效应:基因由于交换了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而带来的表型效应的改变现象。 17、剂量效应:即细胞内某基因出现的次数越多,表型效应就越显著的现象。 18、一倍体: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19、单倍体:具有配子(精于或卵子)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或个体。 20、细胞质遗传: 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又称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体遗传等。 21、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形成有功能的正常花粉;而其雌蕊却是正常的,可以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 22、核不育型:是一种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 23、质-核不育不育型:由细胞质基因和核基因互做控制的不育类型。 24雄性不育系:将选择到的雄性不育单株与可育的个体杂交再经连续回交培育而成的具有雄性不育特征且整齐一致的品质。 25、保持系:当作为父本与不育系杂交时,能使F1保持雄性不育性的植物品系。 26、恢复系:是指某一品系与不育系杂交后可使子代恢复雄性可育特征。 二、简答 1、细胞分裂的意义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发生时期 营养生长时期 生殖生长时期 分裂过程 细胞分裂1次 细胞分裂2次 分裂结果 形成2个子细胞 形成4个子细胞 染色体数 保持恒定 减半 遗传组成 保持不变 发生重组 减数分裂的意义: ●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具有体细胞半数的染色体的配子(精子和卵子),精卵受精形成合子后,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从而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保证物种的稳定。 ●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为生物的生存及进化创造了机会,为进化和人工选择提供条件。 有丝分裂的意义:1、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2、均等方式的有丝分裂既维持了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也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P28 首先,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各个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最后,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及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3、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P42 (1)、间接证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