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老龄化及对策.ppt

发布:2016-12-13约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会老龄化及对策 关于衰老、长寿及老年医学家的责任的思考 老龄社会标准和现状: 目前已经有66个国家进入了老龄社会。3/4发达国家面临老龄化挑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同样也在老化,而且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更快。1999年7月至2000年7月,全世界净增老年人口77%(61.5万),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据联合国最新的一项报告,在2050年前,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人数目将比2001年增加两倍。 当今世界以和平、发展为主旋律。人口老龄化也随之迅猛发展。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20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10亿,占总人口比重将达到13%,其中8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1.2亿,占60岁及以上人口的12%;全人类的平均期望寿命将超过70岁.有80%和近40%的人分别可活到60岁和80岁。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0亿,占总人口的21%;80岁及以上人口增至3.2亿,占60岁以上人口的17%,有近90%和45%的人分别将活到60岁和80岁。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对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也是严峻的。受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计划生育”国策的影响,中国老龄化来势更为凶猛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达水平相当高的时期进入老龄化不同,中国老龄化是在经济尚欠发达的形式下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因此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 在中国,大跃进时期过高的出生率,科学技术发展导致的期望寿命的提高,以及近20年来国家的“计划生育”国策的严格执行是导致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三大原因。而我国是在经济尚欠发达的条件下,在社会保障欠完善的情况下,以占世界总老年人口22%的高比例状况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三点构成了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也显示了中国面临的老龄化挑战比任何国家都要严峻。人口结构由成年型发展到老年型,中国仅用了18年,日本用了30年,英国是45年,瑞典则是85年。而法国经历了115年才由成年型发展到老年型。我国对社会老龄化的准备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再从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NP一般在1万美圆以上,而我国目前人均GNP不足1000美圆。显然,与发达国家“先富后老”相比,我国的“未富先老”特点决定了,我们面临的社会老龄化挑战是空前的。 老年医学家的责任: 提高期望寿命和延长生命质量年 (健康长寿) 解读人体衰老、死亡的秘密 人的寿命: 简单地讲,人的衰老、死亡是遗传决定。迄今为止,科学技术尚不能通过改造基因延长寿命或使人“长生不老”。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做到的是,减少各种环境因素对长寿的危害,进而使人延寿。每个人在其几十年艰苦跋涉的生命历程中都会遭到各种不利于机体的环境因素、疾病对生命的损伤、摧残,加速了人的衰老。科学家取不同年龄人的细胞做培养研究,发现人体细胞的分裂, 一般是50次, 从年轻个体取得的细胞要比从老年个体取得的细胞分裂次数多。年龄每增加1岁,细胞分裂次数减少0.2次。一般细胞分裂一次约需要2.5年。照此推算,人的生物年龄应该是,2.5X50=125岁。由于生命历程中的各种损伤、疾病,人是很难达到这个寿限的。虽然,我们尚不能期望有效地改变遗传因素,延长寿命,幻想“长生不老”。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现代医学知识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将不利于人体的各种环境因素对人体的损伤降到最小,进而实现更长寿的目标。 其它老化理论 DNA、蛋白和胶原的交连 DNA和蛋白的复制,翻译差错 自由基损伤 内分泌衰退, 性腺衰退,免疫功能衰退 老化变化 外表:白发,皮肤弹性,行动等 细胞水平: 水分减少,细胞增殖能力减退DNA,蛋白差错增加等 各系统变化:消化,呼吸,循环,生殖,内分泌等系统的退化 人类期望寿命的几次突破 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对人类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不同的。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时代,大规模流行的烈性传染病(如鼠疫、天花等)是造成人类期望寿命极低的重要疾病原因。牛痘疫苗的发明及其它控制烈性传染病医学技术的问世,使人类寿命得以大幅度提高。二十世纪初,感染性疾病(如肺结核、各种炎症)还是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原因。青霉素及其一大批抗生素的发明使人类掌握了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方法。人类期望寿命又一次得以大幅度提高。 期望寿命再次突破的关键 ——慢性疾病 今天,传染病、感染性疾病已经不再是严重危害人类期望寿命的主要原因。危害人类期望寿命的主要疾病已经转为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前三位病因。老年性痴呆直接导致的死亡虽然不多,但与老年性痴呆相关的死亡人数急剧增加,因此,美国将老年性痴呆列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四杀手。控制这些疾病,预防或延缓这几种疾病的发生,就能大大延长人类期望寿命。 影响人类期望寿命的十大危害 椐世界卫生组织最近的公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