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秸秆原位堆腐还田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2-01约1.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秸秆原位堆腐还田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秸秆原位堆腐还田的术语和定义、秸秆堆肥前准备、堆肥方法等要求。本标准适合于秸秆原位堆腐还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40尿素

GB/T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20287农用微生物菌剂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609有机物料腐熟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秸秆原位堆腐还田

收集粉碎的作物秸,添加水、尿素、秸秆腐熟菌剂,在空闲地块进行堆肥发酵,待作物秸秆完全腐熟后,将其抛撒还到农田中。

4秸秆堆肥前准备

4.1秸秆堆肥的地点

秸秆堆肥地点宜采取就近就地原则,利用田间地头、休耕地、废弃地等国家允许的空闲地块进行秸秆堆肥发酵。

4.2秸秆堆肥的原料

秸秆堆肥原料可用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等作物秸秆,长度宜小于10cm。氮源可用尿素。

5堆肥方法

5.1堆料碳氮比的调节

添加尿素调节秸秆堆料碳氮比为25:1~35:1。尿素应符合GB/T2440的规定。

2

5.2堆料含水率的调节

在秸秆建堆前添加清水,调节秸秆堆料含水率为65%。水质量应符合GB/T5084的规定。

5.3微生物接种

秸秆腐熟菌剂添加量为堆料总重量的0.5%,秸秆腐熟菌剂质量应符合GB20287和NY609的规定。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5.4秸秆建堆

将上述的作物秸秆与尿素、秸秆腐熟菌剂混拌均匀,建成高1.5m~2.0m,底部宽2.0m~3.0m,上部宽1.5m~2.0m,长度不限的梯形垛,秸秆堆表面覆盖塑料布,用土将塑料布四周压实。秸秆堆肥应符合国家环保部提出的防渗、防雨、防溢流的规定。

5.5适时翻堆

秸秆堆体温度上升至65℃以上,且温度开始下降时,进行第一次翻堆。秸秆堆体温度再次上升至65℃以上,且温度开始下降时,进行第二次翻堆,添加清水,调节秸秆堆料含水率为55%~60%。之后每隔1个月翻堆1次,一个堆肥周期可翻堆4次~5次。当秸秆堆肥温度下降至35℃以下,且连续两天温度差不超过±2℃时,停止翻堆。

6秸秆抛撒还田

在整地前,利用有机肥抛撒机具将腐熟的作物秸秆均匀抛撒到耕地表面,抛撒应均匀,结合深翻整地将秸秆翻埋到土壤中,可适当配施一些氮肥,提高秸秆有机肥的肥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