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重庆大学机械原理章节习题库-第二章复习题.doc

发布:2017-07-23约2.42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学习要求及思考题 1.常见四杆机构分类依据是什么? 2.铰链四杆机构分类依据是什么? 3.全铰链四杆运动链具有整转副的条件是什么? 4.全铰链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是什么? 5.四杆机构都有哪些演化途径? 6.叙述极位夹角的定义。 7.叙述行程速比系数的定义。 8.画出曲柄滑块机构极为夹角。 9.画出摆动导杆机构极为夹角。 10.叙述求法瞬心的一般步骤。 11.熟练运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解特殊位置的四杆机构、六杆机构的运动。 12.叙述压力角和传动角的定义。 13.叙述压力角的含义。 14.画出三种典型机构压力角/传动角。 15.画出三种典型机构(min。 16.叙述出现死点位置的条件。 17.叙述死点的位置特征。 18.已知机构简图、各摩擦角(、摩擦园半径(、阻力FR。试画出各运动副静力图。 19.掌握刚体引导机构综合、掌握函数发生器综合、掌握行程速比系数综合。 二、习题 1. 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全部瞬心的位置。 2. 在图示的机构中,已知各构件长度( 机构比例尺μL =实际构件长度/图上长度 =0.002m/mm),原动件以等角速度 ω1 =10 rad/s逆时针转动,试用图解法求在图示位置时点E的速度 vE 和加速度 aE,构件 2 的角速度 ω2 和角加速度α2 。建议取:μv=0.005(m/s)/ mm;μa=0.05(m/s2 )/ mm。 3 在图示的机构中,已知各构件长度(μL=0.002m/mm),原动件以等角速度ω1=10 rad/s逆时针转动,试用图解法求点D的速度vD和加速度aD。建议取:μv=0.03(m/s)/mm;μa=0.6(m/s2 )/mm。 4 在图示的机构中,已知各构件长度(μL)以及原动件以等角速度ω1逆时针转动,试用图解法求构件3的角速度ω3 和角加速度α3 。 5 在图示的摇块机构中,已知各构件长度(μL=0.002m/mm),原动件以等角速度ω1 =10 rad/s顺时针转动,试用图解法求点E的速度vE和加速度 aE 。建议取:μv=0.005(m/ s)/mm;μa =0.04(m/s2 )/ mm。 6 在图示的机构中,已知各构件长度(μL)以及原动件以等角速度ω1 顺时针转动,试用图解法求构件3上C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7 在图示的机构中,已知LAB =100mm;LBC =300mm;e=30mm以及原动件以等角速度ω1 =10 rad/s逆时针方向转动,试用解析法中的矩阵法求当φ1=120o 时构件2的转角θ2、角速度ω2 和角加速度α2 ,构件3的速度v3 和加速度a3 。 8 图示为一夹紧机构。设已知夹紧力Q=1kN,楔块斜角α=6o,摩擦系数为 f=0.1,LAB =200 mm,LBC =100 mm,LCD =300 mm。求作用力P的大小。 9 图示为一摆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凸轮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摩擦系数为f,Q为外载。用图解法求各运动副反力及平衡力矩Mb 。 10 图示为一双滑块机构,已知主动力P=100N,摩擦角φ=15o,用图解法求工作阻力Q。 11 图示为一曲柄滑块机构的三个位置,P为作用在滑块上的驱动力,摩擦圆摩擦角如图所示。试在图上画出各运动副反力的真实方向。(构件重量及惯性力略去不计)。 12 图示的缓冲器中,已知各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f及弹簧的压力Q,试求当楔块2、3被等速推开及等速恢复时力P的大小、该机构的效率以及正反行程都不自锁的条件。 13 在图示的斜面机构中,已知摩擦系数 f=0.2,P为驱动力、Q为生产阻力。试求P与Q的关系、反行程临界自锁条件、该条件下的正行程效率。 14 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已知μL =0.001m/ mm、摩擦圆如图所示,摩擦角φ=15o、生产阻力 Pr =50N。求运动副反力R31 、平衡力矩Mb 、效率η。 如图所示,设已知四杆机构各构件的长度 a =240 mm;b =600 mm;c =400 mm;d=500mm。试回答下列问题:⑴当取杆4为机架时,是否有曲柄存在?⑵若各杆长度不变,能否以选不同杆为机架的办法获得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如何获得? 图示为一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试求杆LAB为曲柄的条件。若偏距e=0,则杆LAB为曲柄的条件又如何?另外,在图示机构中, LAB为曲柄,试问当以杆LAB为机架时,此机构为何种机构? 在图示机构中,各杆的长度为L1 =28mmL2 =54mm;L3 =50mm;L4 =72mm(该图比例尺为:μL=L1 / AB =28/14=0.002m/mm)。⑴试问该机构为何种机构?⑵当取杆1为机架时,将演化为何种机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