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监察工作x.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劳动保障监察概述; 劳动保障监察的地位和作用; (一)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三)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四)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
;
劳动保障监察对象(行政相对人)
1.用人单位: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登记、注册、备案)
有劳动用工行为的非法“用人单位”:无营业执照或者已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且有劳动用工行为的组织和个人。
2.职业中介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劳务派遣单位 (须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设立)
3.其他机构和个人:社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社会保险定点零售药店、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者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个人等;
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不出具解除证明、不签定、2倍工资)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五)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违法延长工作时间、带薪年休假?
(六)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加班费?
(七)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欠缴罚款、骗保)
(八)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部门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 问题:实践中我们监察员如何识别职业中介机构是否合法呢?
判断某职业中介机构是否正规合法,具体行为和事实主要有:
? 1.检查证照?
? 2.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监督机关名称和监督电话等是否上墙明示
? 3.收费标准是否经物价部门审批,收取费用有否开具正规发票
?;? ? 4.是否建立服务台账并记录有关服务信息
? ? 5.是否非法收取报名费、录用介绍费、培训费和押金(保证金)等费用
? ? 6.是否非法扣留各种身份证件
? ? 7.经营服务项目是否超出核准的业务范围等:
8.是否存在暴力、胁迫、欺诈等;职业介绍违法行为基本类型及其法律责任 根据《促进就业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职业介绍机构违法行为主要有18项,是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查处重点:由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予以处罚,或提请有关部门查处。;序号;7;13; 2015年劳动监察案件原因构成; ; ; ; 劳动保障监察不予受理范围;链接: 劳动监察案件受理时效怎么计算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规定: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
前款规定的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链接:哪些投诉属于应通过劳动争议处理程序解决的
《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十六条规定,下列因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行为对劳动者造成损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赔偿发生争议的,依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
1、因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2、因用人单位违反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造成损害的
3、因用人单位原因订立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不等同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
4、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不等同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
5、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因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调查取证; 处理与处罚; 处理与处罚;笑一笑,休息一下~; 典型案例;法律链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三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有第(一)项、第(二)项或者第(三)项规定的行为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无理抗拒、阻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实施劳动保障监察的;
(二)不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要求报送书面材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