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经济法基础讲解第一章总论.doc

发布:2018-09-13约2.01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法律基础 一、法和法律 (一)法和法律的概念 1、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法的本质和特征 1、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1)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2)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 (3)它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4)它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2、法的特征 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还具有自己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规范基本特征的有( ) A、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B、国家制定或认可 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取得社会公众认可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的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即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1、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非财产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为民事法律关系或民商法律关系; 2、调整行政管理关系而形成的法律关系,称为行政法律关系; 3、调整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称为经济法律关系。 【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律关系的有( ) A、税务局长与下属发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税务所长因商品质量与商家发生的赔偿与被赔偿关系 C、税务工作人员与被收养儿童发生的收养与被收养关系 D、税务机关与政府采购供货单位之间发生的债权与债务关系 答案:BD 【解析】调整因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称为经济法律关系。选项A属于行政法律关系;选项C属于民事法律关系。 [答疑编号632010201] (二)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缺少任何一个要 法律关系内容:法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素,都构不成法 法律关系客体;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 律关系 的对象 1、法律关系的主体 (1)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 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任何一个法律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主体;因为只要要有两个主体,才能在它们之间形成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 (2)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几类: ①公民(自然人)。 ②机构和组织(法人:全部财产承担责任;非法人分支机构(缔约能力、诉讼能力);职能部门)。 ③国家(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③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3)法律关系主体的资格 法人:产生于成立,终止于消灭 权力能力 公民:依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 法人:同法人的权利能力一样;产生于成立,终止于消灭 行为能力 公民:见下图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①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 ②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行为能力人 ①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②不嫩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无行为能力人 ①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②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1)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表现为权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规定具有的自主决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自由。 (2)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所担负的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负担或约束。 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 义务:分为积极义务(如纳税)和消极义务(如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3、法律关系的客体 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