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广西财经学院.docx
PAGE
1-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广西财经学院
一、大赛背景与意义
(1)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应运而生,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高素质人才。广西财经学院作为培养财经人才的重要基地,积极参与这一赛事,不仅有助于提升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地位,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平台。
(2)大赛以“创新、创业、成长”为主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发挥创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校内选拔赛,学院选拔出最具创新性和商业潜力的项目,将代表学院参加全国大赛,与全国优秀大学生同台竞技。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为学院创造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3)大赛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进行了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在参赛过程中,学生需要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制定商业计划、进行市场推广等,这些经历将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大赛还为学生提供了与企业家、投资人等社会各界人士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拓宽视野,建立人脉,为未来的创业之路奠定基础。
二、校内选拔赛组织架构与流程
(1)广西财经学院校内选拔赛的组织架构由学院团委、教务处、学生处等多个部门共同构成,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团委负责赛事的宣传和动员工作,教务处负责赛事的技术支持和评审工作,学生处则负责赛事的组织协调和后勤保障。自赛事启动以来,已有超过500名学生报名参赛,其中不乏来自金融、经济、管理等多个专业的优秀人才。
(2)校内选拔赛的流程包括项目征集、初赛、复赛和决赛四个阶段。项目征集阶段,参赛学生需提交项目计划书,经过初步筛选后,进入初赛阶段。初赛采用线上评审的方式,由学院聘请的专家团队对项目计划书进行评分,选出前20个优秀项目进入复赛。复赛阶段,学生需进行现场答辩,评委根据项目创新性、可行性、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最终,根据复赛成绩,选出前10个项目进入决赛。
(3)决赛阶段,参赛团队将在学院大礼堂进行现场路演,向评委和观众展示项目成果。评委由企业高管、投资专家、行业专家等组成,他们将从项目的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团队实力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估。以2019年为例,决赛共有5个项目脱颖而出,其中2个项目成功获得投资,2个项目获得企业合作机会,1个项目获得创业大赛奖项。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校内选拔赛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方面的显著成果。
三、参赛项目类型与要求
(1)参赛项目类型涵盖了互联网经济、金融科技、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智能硬件等多个领域。其中,金融科技类项目尤为突出,如人工智能金融服务平台、区块链技术应用等,这些项目紧密围绕金融行业痛点,具有很高的市场潜力。据统计,在过去的三年中,金融科技类项目占比超过40%,且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长。例如,某团队开发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在初赛中就吸引了多家投资机构的关注。
(2)参赛项目要求具有较高的创新性、实用性和市场前景。创新性体现在项目的技术或商业模式上,要求项目具有独特的创新点,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实用性则要求项目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市场前景则要求项目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能够适应市场变化。例如,某团队开发的一款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在线学习平台,因其独特的课程设计和用户互动模式,在初赛阶段就获得了广泛关注。
(3)参赛项目需具备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包括项目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团队介绍、财务预测等内容。商业计划书需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能够准确反映项目的核心价值和竞争优势。此外,参赛团队需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比赛中充分展示团队精神。以2018年某团队的项目为例,该团队在商业计划书中详细阐述了项目的市场定位、盈利模式和发展规划,最终在决赛中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四、选拔赛评审标准与流程
(1)选拔赛评审标准主要围绕创新性、技术含量、市场前景、团队实力和商业计划五个方面进行。创新性方面,评审团将关注项目是否具有独特的技术或商业模式,是否能够解决行业痛点。技术含量则要求项目在技术实现上具有先进性,能够体现一定的技术水平。市场前景评估项目是否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是否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团队实力考察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经验积累和协作能力。商业计划书则要求内容详实,逻辑清晰,能够体现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模式。
(2)评审流程分为初赛评审、复赛评审和决赛评审三个阶段。初赛评审阶段,专家团对提交的商业计划书进行线上评审,主要考察项目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复赛评审阶段,参赛团队需进行现场答辩,评委根据项目展示和答辩情况进行评分。决赛评审阶段,评委将综合考量项目在初赛和复赛中的表现,以及项目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