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玉米丰产高效栽培 理论与技术 第一节 安徽省夏玉米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上轻 二是技术上懵 三是肥料上挤 四是管理上松 五是茬口上紧 六是灾情上多 安徽省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灾害发生频繁 二、品种相对集中与多、乱、杂现象并存 三、栽培技术不到位 四、种子纯度差、芽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机械化程度低 六、收获偏早 一、灾害发生频繁 1、夏玉米旱涝、风、雹等自然灾害频繁 2、粗缩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 3、苗期病虫害、茎腐病、锈病、穗期 螟虫等继续加重 玉米锈病的危害 玉米螟 玉米螟的危害 穗期玉米螟的危害 穗期玉米螟的危害 三、 栽培技术不到位 (一)种植密度过密或过稀现象并存 (二)播种质量差、田间管理粗放、群体整齐度差 (三)地力基础差、水肥利用效率低、 (四)肥料投入不足(全)、排灌条件差。 四、种子纯度差、芽率低 由于种子质量差,种子芽率低,影响出苗质量 影响机械精量播种 影响群体整齐度 五、机械化程度低 机播面积仅50%,机收面积仅占10% 机械质量不过关,播种质量差,收获脱皮不净、果穗损失率5%,灭茬效果不理想 大马力拖拉机与小麦玉米兼用型播种机缺乏 第二节 实用栽培技术 一、选用高产抗病专用品种-----良种化 二、推广板茬抢墒抢时机播技术 ----机械化 三、垄台防渍栽培 四、合理密植,提高群体整齐度 五、增施肥料与合理施肥-----化学化 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七、灌丰收水 沥哑巴涝 八、大力推广完熟收获 . 一、选用高产抗病专用品种 高淀粉、鲜食、青贮 主推杂交种的优缺点 郑单958、浚单20、中科11等 优点:耐密植、抗倒伏、产量高、结实性好、适应性广 缺点:重感粗缩病和南方锈病 中科4号、鲁单981、农大108等 优点:抗倒、抗病、产量高、结实性好、适应性广 缺点:不耐密植、感粗缩病 二、 抢墒抢时机播 避病减灾 目的: 1.利用光热资源 2.降低涝渍,3.防粗缩病 适宜播期:6月5日-15日,6月15日以后日减2-3% 最佳播期:6月10日左右 下限播期:6月25日(梅雨) 救灾播期:早熟品种7月10日以前 三、机械板茬直播栽培 机械板茬直播 ,垄台栽培利于: 1. 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基础; 2. 沥水排涝,减轻苗期涝渍危害; 3. 利于灌溉 4. 利于防倒防衰 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连续还田模式和耕作模式 小麦玉米兼用播种机 小麦玉米兼用播种机 四、 合理密植,确保适宜密度 行距:等行距60-70厘米,或宽窄行种植。 种植密度要与品种要求相适应 郑单958等紧凑型品种留苗4000-4500株/亩 鲁单981等大穗型品种留苗3500-4000株/亩 北部及高产田适当增加 四、 提高群体整齐度 提高群体整齐度的方法 ⑴精选种子 ⑵精细整地、适墒播种 ⑶播深一致、力争机播 ⑷适当增加播种量 ⑸早间苗\晚定苗 ⑹拔除弱苗促弱转壮 五、增施肥料与配方施肥 (一)玉米的营养特性 玉米对氮的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钾,再次是磷。三要素的比例约为3:1:2。 亩产600 Kg籽粒,每亩需要施氮18~20 Kg,磷6~8 Kg、钾12~15 Kg, 即折合尿素(N 46%)40Kg,磷肥(P2O5 12%)50 Kg,钾肥(K2O 50%)25Kg; 另外每亩再加施硫酸锌1 Kg 吸收量常受播种季节、土壤肥力、肥料种类和品种特性的影响。 施足基肥、重施穗肥、酌补粒肥 (二)玉米施肥技术 1、基肥 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40~50%; 施有机肥1000~2000 kg/亩 (并与20kg磷肥堆沤后施用为宜)。 氮肥:一般如施用尿素, 以15~20kg/亩 为宜; 钾肥:硫酸钾或氯化钾 5.0~7.5kg/亩 磷肥:可施用过磷酸钙 25.0~30.0kg/亩 基肥最好选用三元复合肥30~40公斤 夏玉米由于生长前期处于高温条件下,肥料分解快,若基肥施用过多,苗期容易徒长,养分还容易流失,所以应适当少施基肥。 (二)玉米施肥技术 2、苗肥、拔节肥(攻秆肥) (1)作用:强根壮秆,提高整齐度 (2)用量:视田间苗情和基肥用量,一般占总追肥量20~30% (3)注意事项:在基肥用量不足或为用速效氮肥时,应尽早追施苗肥。如果基肥充足或土壤条件好,幼苗生长健壮,则可不追施苗肥。 (二)玉米施肥技术 施足基肥、重施穗肥、酌补粒肥 追肥经验: 头遍追肥一尺高(拔节), 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