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ppt

发布:2025-03-26约9.4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1、未知产物的探究[例1]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铁与硫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反应所得固体M的成分,设计了如图装置。倾斜A使稀硫酸(足量)与固体M充分反应,待反应停止后,B装置增重,C装置中溶液无变化,反应后进入量气管气体的体积为Vm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由上述实验事实可知:(1)①固体M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②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确定为g(用代数式表示)。(2)B装置的名称是。写出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3)C装置的作用是,如果实验中没有B装置,则C装置中产生的现象是。生成黑色沉淀FeS、FeB装置增重、量气管有气体V/400洗气瓶2OH-+H2S=2H2O+S2-证明H2S已被完全吸收(4)稀硫酸和固体M反应后溶液中还残留淡黄色固体,该固体是________,要分离出该固体,在实验操作中,除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5)通过进一步实验,测得固体M中各种成分的质量之和小于反应前铁粉和硫粉的质量之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a.M中有未反应的铁和硫b.测定气体体积时水准管的水面高于量气管的水面c.A中留有反应生成的气体d.气体进入D装置前未用浓硫酸干燥硫漏斗、玻璃棒b、C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研究Cu与浓H2SO4的反应,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方案(装置中的固定仪器和酒精灯均未画出)实验选用细铜丝、98.3%H2SO4、品红溶液、澄清石灰水、CCl4、NaOH溶液等药品,铜丝被卷成螺旋状,一端没入浓H2SO4中,另一端露置在液面上方。以下是该部分交流记录及后续探究实验的记录学生1:加热前,无现象发生;加热后,液面下铜丝变黑,产生气泡,有细小黑色颗粒状物质从铜丝表面进入浓硫酸中,黑色物质是什么?值得探究!学生2:我也观察到黑色颗粒状物质,后来逐渐转变为灰白色固体,我想该灰白色固体极有可能是未溶于浓硫酸的CuSO4。学生3:你们是否注意到液面以上的铜丝也发黑,而且试管上部内壁有少量淡黄色S固体凝聚,会不会液面以上的铜丝与硫发生了反应,我查资料发现:2Cu+S=Cu2S(黑色)。材料一:小组交流摘录实验1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铜丝重新变得光亮,溶液呈蓝绿色;将光亮的铜丝置入加热的硫蒸气中变黑,然后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01实验2截取浓硫酸液面上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中无变化;将浓硫酸液面下方变黑的铜丝,插入稀硫酸,黑色明显变浅,溶液呈蓝绿色。02实验3将溶液中的黑色颗粒状物质,经过滤、稀硫酸洗、蒸馏水洗、干燥后放入氧气流中加热,然后冷却,用电子天平称重发现质量减少10%左右。03材料二:探究实验剪辑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A试管上方的长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__。(2)加热过程中,观察到A试管中出现大量白色烟雾,起初部分烟雾在试管上部内壁析出淡黄色固体物质,在持续加热浓硫酸(沸腾)时,淡黄色固体物质又慢慢地消失。写出淡黄色固体消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冷凝、回流、导气防止倒吸S+2H2SO4(浓)=3SO2↑+2H2O对A试管中的浓H2SO4和铜丝进行加热,很快发现C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但始终未见D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或沉淀。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由于SO2溶解度较大,生成了Ca(HSO3)2溶液的缘故。(或者加热、加盐酸检验SO2气体等方法)取样后,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4)根据上述研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液面下方铜丝表面的黑色物质成分是。(写化学式)黑色物质CuOCuSCu2S加H2SO4溶解,蓝色溶液O2加热CuO2CuO△m16016.7%因△m:m(加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