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整理医学影像诊断学-呼吸系统1.ppt

发布:2017-02-01约4.11千字共8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呼吸系统实验课 河南大学淮河临床学院 医学影像科 李长波 正常影像学表现-x线 胸廓 气管与支气管 肺 纵膈 胸膜 横膈 胸廓 1.骨骼 ⑴肋骨:肋软骨钙化呈条带状或斑点状 常见变异:颈肋、叉状肋、肋骨联合 ⑵锁骨:内端下缘半圆形凹陷为菱形窝 ⑶肩胛骨:肩胛骨下角可出现二次骨化中心,勿误为 骨折 ⑷胸骨:大部与纵隔影重叠 ⑸胸椎:1~4胸椎清楚可见,其余隐约可见 2. 软组织: ⑴胸锁乳突肌和锁骨上皮肤皱褶 ⑵胸大肌 ⑶女性乳房和乳头 ⑷伴随阴影 气管、支气管 1. 气管:起于环状软骨下缘,5/6胸椎水平分左右主支气管,分叉角度65~850(900) 2. 支气管及其分支:右主支气管与体轴成200~300,左主支气管成400~550 肺 1.肺野分区(正位):上、中、下三野,内、中、外带,肺尖区,锁骨下区 2.肺叶:以叶间胸膜分隔肺叶 副叶:为先天变异,常见的有奇叶、下副叶 3.肺段:圆锥形,尖端指向肺门,每侧肺含10段 4.肺纹理:由肺动脉(主要)、肺静脉构成,支气管、淋巴管、少量间质组织也参与 肺门 纵隔 前纵隔:胸骨后、心脏和升主动脉及气管前 中纵隔:心脏、主动脉弓、气管、肺门占据区域 后纵隔:食管为中、后纵隔分界 以胸骨角至第4胸椎体下缘连线、肺门下缘水平线及横膈为界分为上、中、下纵隔 胸膜 胸膜反摺处或叶间胸膜与X线平行可显影 横膈 右膈顶多位于第5肋前端或第6前肋间、第9或10后肋水平,比左膈高1~2cm 正常变异:局限性膈膨升、波浪膈 正常肺段 (图) 正常肺段 (图) 异常影像学表现 是诊断呼吸系统疾病和鉴别诊断的基础 支气管阻塞性改变 肺部改变 肺门的改变 胸膜病变 纵隔的改变 膈的改变 支气管阻塞性改变 原因: 腔内性:肿瘤、异物、炎症、结核、先天性狭窄。 腔外性:淋巴结增大压迫 。 后果: 部分阻塞:阻塞型肺气肿。 完全阻塞:阻塞型肺不张。 阻塞型肺气肿 两肺阻塞性肺气肿:见于慢支及支气管哮喘。 影像表现:肺野透过度增加,与呼吸时相关系不大;肺纹理稀疏变细,可见肺大泡。横膈低平,活动度减低;胸廓呈桶状,肋间隙增宽;心影狭长呈垂位心型,心后间隙增宽。 局限性阻塞性肺气肿 一侧性肺气肿: 一叶性肺气肿: 影像表现:肺内表现同上;纵隔向健侧移位或移位不明显。气管内异物可表现为纵隔摆动。支气管断层或造影有利于诊断。 肺纹理减少、横膈变平、桶状胸、心影狭长。 二、阻塞性肺不张(obstructive atelectasis) 一侧性肺不张:一侧主支气管完全性阻塞的后果。 影像表现:患侧肺野均匀一致密度增高影;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患侧移位;患侧膈肌升高;健侧代偿性肺气肿。 2、肺叶不张:肺叶支气管完全性阻塞的后果。 肺叶不张的共同特点: 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增高;叶间裂移位;肋间隙变窄;肺门及纵隔不同程度向患侧移位;邻近肺叶代偿性肺气肿。 右上叶肺不张 3、肺段不张或肺小叶不张: 表现为三角形致密影,基底向外,尖端指向肺门,肺段体积缩小。 小叶不张多表现为斑片状阴影。与肺炎不易鉴别。 肺部病变 一、渗出性病变与实变(exudation and consolidation) 多见于急性炎症反应,见于肺炎、结核、肺出血及肺水肿。病变范围不同,影像表现不同。 肺泡内渗出:斑片状模糊影。支气管气像(air bronchogram) 腺泡阴影:1cm斑片状、结节状边缘模糊影。 转归:1~2周内吸收,肺结核大约4周有明显变化。 右上肺渗出实变 右肺上叶大叶性肺炎 渗出实变-支气管气象 渗出实变-支气管气象 肺部病变 二、增殖性病变(proliferation):以纤维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为主的肺慢性炎症病变;结核、矽肺结节为增生的炎性肉芽肿;炎性假瘤是一种增生性炎变。以上都是增殖性改变。 影像表现:斑点状、结节状、肿块状肺段或肺叶阴影,密度高,边缘清楚,多病灶聚集在一起时也不互相融合,动态变化慢,部分可缓慢增大。 肺部病变 三、肺纤维化(fibrosis)增殖性病变中纤维成分代替细胞占主要成分时,称为肺纤维化。 限局性纤维化常常是慢性肺炎及肺结核的愈合后果。 弥漫性纤维化原因各异。见于间质性肺炎、尘肺、特发性间质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病等。 影像表现: 局限性:结节状、肿块状、网状、线状及索条影,边缘清,密度高,走行僵直。纤维索条与正常肺纹理不同,可引起肺门、纵隔移位。 弥漫性:小结节、网状、线状及蜂窝状影像,弥漫分布 。可见肺气肿表现。 左上肺局限性纤维化—见于慢性炎症、肺结核愈合后果。 四、钙化(calcification) 变质性病变:一般发生在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