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改造升级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沥青砼路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市政道路改造升级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方案/沥青砼路面
目 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 3
第一节 项目简况 3
第二节 设计概况 4
第三节 工期、质量、安全及文明目标 8
第四节 工程特点难点分析 9
第五节 工程难点、重点的对策 13
第二章 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15
第一节 管理组织机构原则 15
第二节 施工管理组织网络 16
第三节 项目部管理职能 18
第四节 项目管理内部协调 18
第三章 施工进度总体设想及施工段划分 19
第一节 施工布置 19
第二节 施工组织部署 22
第三节 施工段划分 23
第四节 施工现场规划及平面布置 24
第四章 机械设备、人员、材料计划 26
第一节 主要施工人员进场计划 27
第二节 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 29
第三节 主要投入质检设备 30
第五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 31
第一节 排水工程 31
第二节 道路工程施工 47
第六章 工程质量保证及工期保证措施 76
第一节 确保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76
第二节 保证质量的管理措施 79
第三节 工期保证及目标 80
第四节 创优规划 80
第五节 创优管理体系 81
第六节 具体创优措施 81
第七章 安全生产、文明环保的保证措施 82
第一节 安全生产制度 83
第二节 落实方法与措施 83
第八章 进度控制措施 84
第一节 进度目标 85
第二节 进度控制的方法 87
第三节 强化进度计划管理 89
第四节 施工进度的控制 89
第五节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90
第九章 工程技术档案管理及质量保修措施 91
第一节 工程技术档案管理措施 91
第二节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基本规定 100
第三节 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相关制度 100
第四节 工程技术资料提供的责任人员和内容要求 111
第一章 工程概况
第一节 项目简况
一、工程名称
新安五、六路道路改造工程。
二、工程地点和工程范围
本工程位于某新中心区,是与某大道垂直相交的一条城市主干路,本次改造部分北起107国道,与某大道路立交,南至宝源路,其间主要与翻身路、某大道、新湖路、宝源路等道路相交。起点桩号为K0+000,终点桩号为K2++025.264,施工段全长约2Km米。
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
建设单位:某某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
设计单位:某某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
监理单位:某某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四、项目类型及用途
新安五、六路位于某新中心区,是与某大道垂直相交的一条城市主干路。随着某新中心区的发展,新安五六路已经成为某新中心区的重要交通干道。车流量急剧增加,人车穿行,交通秩序较为混乱;此外, 新安五、六路建成已经有十多年,人行道、路灯等市政基础设施普遍陈旧,市政管线等设施已不能满足规划需求。为提高新中心区的形象,营造商业氛围,对其进行改造,很有必要。
五、主要工程项目
本工程项目以以业主提供的施工图纸及工程量清单为准。本工程主要的工程项目包括:道路工程,(含旧绿化带破除并铺新路面、人行道改造),交通工程,排水工程(含雨水井、检查井),电气工程及燃气工程等。
第二节 设计概况
一、路面工程
1、道路平面设计
本次道路平面设计是在现状道路的基础上,以满足车辆、人行过街交通需求为主要目标,结合沿线的地物地貌、道路两侧用地规划以及尽量减少拆迁,降低工程造价的原则进行的。道路改造线形维持现状道路线形。道路拟合后的线形详见“《道路平面图》”。
与新安五、六路相交的各主要路口是本次新安五六路改造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因为对于城市道路来说,平交路口交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影响整条道路的通行能力,甚至成为道路的瓶颈。针对新安五六路的各个主要路口,本次设计均认真研究了现状,并对交通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相交各主要路口均采用平交加灯控处理,并进行渠化。因该道路属旧路改造,路口拓宽受多种因素制约,在设计中,对对个别路口不予以拓宽。
道路全段共设置2处人行过街横道,具体位置详见道路平面图,在施工时,人行过街横道的具体位置可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现状道路的公交停靠站系统已比较完善,本次改造需对部分公交站进行调整。
2、纵断面设计
由于本工程属旧路改造,对现状水泥路面采用沥青罩面处理,沥青混凝土罩面标高即为设计标高,道路纵坡设计尽可能拟和现状地面纵坡走向,最小纵坡为0.195%。经过多次现场调查和访问,道路全线没有出现路面积水等排水不畅问题,所以,为了减少工程量,对小于0.3%的路段,不进行调坡处理。
3、横断面设计
本道路横断面设计充分利用现状道路,新安五路机动车道宽仍维持现状11.5m宽,双向六车道,不设非机动车道,人行与自行车道在同一平面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