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相关表格体填写说明.docx
陕西省新生入学及教职员工年度体检筛查相关表格填写说明
一、表1:《学校基本情况表》
该Excel工作簿中含有两张表格。
(一)《表1-1学校基本情况明细表》:以县区为单位由教育部门填写该表,填写本县区所辖全部学校的基本情况。行数不够可插入行。
1.学校名称:完整、准确填写学校全称。
2.学校类别:为7个选择项:幼儿园、小学、非寄宿制初中、寄宿制初中、高中、大专及大学、其他。(“寄宿制初中”--只要有寄宿制初中学生,该学校就划为“寄宿制初中”。“其他教育机构”,指除了大中专院校、高级中学、初级中学、小学、托幼机构之外的公立、私立教育培训机构。)
3.学校性质:填写“公办”或“民办”,为选择项。
4.新生人数:为当年入学/入托的全部新生人数。
5.开展结核病筛查人数:实际开展结核病筛查人数总计。
6.指定筛查机构名称:指负责该校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的医疗机构。
(二)《表1-2市级/县区学校基本情况汇总表》:市级、县区级均用此表,由县区疾控中心根据表1-1汇总,于筛查工作全部结束后,报给地市级疾控中心。地市级疾控中心汇总整理后统一报给省结防所马煜。
1.学校总数量:分“类型”填写。
2.学校性质:填写各类别“公办”、“民办”学校数量。
3.入学新生总人数,填写各类别学校入学新生人数。
4.实际开展筛查学校数:填写各类型已经开展了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的学校数。
5.实际开展筛查总人数:填写各类型已经开展了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的学生数。
二、表2:《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学校汇总表》
该Excel工作簿中含有4张表格。
(一)《表2-1学校新生入学筛查个案表》:该表由筛查机构填写,以班级为单位填报,在筛查工作结束时报给学校汇总。根据《学校结核病控制规范(2017)》筛查流程规范实施,幼儿园、小学及非寄宿制初中进行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和可疑症状的问诊为筛查;高中和寄宿制初中进行了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为筛查;大学进行了症状筛查和胸片检查为筛查。
1.班级、学号、姓名、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以上字段由学校在筛查前录入提供给筛查结构。
2.有无密切接触史、有无肺结核可疑症状:选择项“有、无、未做”。
3.PPD试验结果:由筛查结构录入。硬结平均直径=(横径+纵径)/2,“其他”为选择项:“水泡、双圈、坏死、脉管、等现象”。结果判定:为选择项,(1)未做、(2)阴性、(3)一般阳性、(4)中度阳性、(5)强阳性。
硬结平均直径(横径+纵径/2),硬结平均直径<5mm或无反应者为阴性。硬结平均直径≥5mm者为阳性;硬结平均直径≥5mm,<10mm为一般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0mm,<15mm为中度阳性;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局部出现双圈、水泡、坏死及淋巴管炎者为强阳性。未做:由于禁忌症等各种原因不宜做结核菌素试验的,可勾选。
4.结核病影像学结果:选择项如下:(1)未见异常(2)疑似活动性结核(3)非活动性结核或其他异常(4)未查。由筛查结构录入。
5.痰菌检查:选择项,可选择“(1)阴性、(2)阳性、(3)未查”。由结核病定点医院提供给学校,学校根据报告单录入结果。
5.备注栏:可填写Y-干扰素释放试验、结核抗体检测试验等结果。
6.最终诊断:按照《学校结核病防控规范(2017)版》和新颁布的诊断标准作出诊断。对于学生病例一定是要有充分的诊断依据,诊断清楚后再报疫情报告。选择项,可选择“(1)潜伏感染、(2)疑似/活动性肺结核、(3)非活动性肺结核、未见异常”。由结核病定点医院提供给学校,学校根据报告单录入结果。
(二)《表2-2学校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情况汇总表》:由学校填写,汇总表2-1各班级筛查个案信息,在筛查工作结束时报给县区疾控中心。
1.总人数:填写学校入学新生各班级人数。
2.筛查人数:来源于表2-1登记人数。幼儿园、小学及非寄宿制初中进行肺结核密切接触史和可疑症状的问诊为筛查,高中和寄宿制初中进行了症状筛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为筛查,大学进行了症状筛查和胸片检查为筛查。(筛查人数≤新生入学人数)
3.有无密切接触史:“实查人数”来源于表2-1中“有无密切接触史”一栏勾选“有和无”的登记人数。“与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的学生数”为表2-1中“有无密切接触史”一栏勾选“有”的登记人数。
4.有无肺结核可疑症状:“实查人数”来源于表2-1中“肺结核可疑症状”一栏勾选“有和无”的登记人数。“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数”为表2-1中“有无肺结核可疑症状”一栏勾选“有”的登记人数。
5.PPD试验结果:“实查人数”来源于表2-1中“PPD试验结果”勾选“阴性、一般阳性、中度阳性、强阳性人数”的登记人数。“阴性、一般阳性、中度阳性、强阳性人数”来源于表2-1中“PPD试验结果--结果判定”对应登记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