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40例 .pdf

发布:2025-03-21约5.2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40例--第1页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40例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青敷膏

外敷、脓肿切开、对口引流、刮匙搔刮窦道、生理盐水冲洗、棉捻捻腐、拖线等

多种中医外治法为主,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40例。结果:治愈

35例,好转5例,治愈率87.5%,复发率为12.5%。结论:中医外治为主、内治

为辅的综合疗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疗效确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标签:中医;外治;内治;肉芽肿性乳腺炎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10-0064-02

肉芽肿性乳腺炎,由Kessler和Wolloch于1972年首次提出[1],是一种病因

不明的慢性乳腺炎性病变,其病理特征为坏死性肉芽肿性小叶炎,文献报道该病

与哺乳史、吸烟、乳房外伤、口服避孕药物、分枝杆菌及棒状杆菌的感染有关[2-4]。

肉芽肿性乳腺炎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和乳房脓肿,手术局部切除和局部扩大切除

并不能完全控制疾病的进展,反复的复发往往需要多次的手术治疗。2008年3

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乳腺科运用中医内外合治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患

者4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笔者所在医院乳腺科门诊,诊断标准参照现代乳腺疾病诊断

治疗学[5],40例均为女性,为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发病。年龄最小28岁,最大

48岁,发病峰值30~35岁;病程2个月~3年;首次发病29例,复发11例;既

往服用避孕药物的患者10例,有积乳病史5例,因乳头内陷未哺乳者7例,无

吸烟史及乳房外伤史。

1.2治疗方法

外治法:(1)银质球头探针;(2)4号医用丝线;(3)中号棉捻;(4)不锈钢硬刮

匙;(5)生理盐水500ml;(6)2%利多卡因;(7)疮灵液(笔者所在医院制剂主要有

大黄、诃子、红花、黄蜀葵花等药组成);(8)枯矾纱布;(9)青敷膏(笔者所在医院

制剂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白及、青黛花粉、甘草研细粉加饴糖1:1调

制而成);(10)四子散药包(白芥子、莱菔子、苏子、吴茱萸,各100g)等。

1.3处理方法

1.3.1外治法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40例--第1页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40例--第2页

(1)乳房肿块红肿未溃时用青敷膏棉纸上厚薄均匀地摊开,大小超出炎症范

围,然后敷于患处以绷带包扎,每日更换1次。(2)乳房肿块红肿掀热,触痛明

显,B超提示脓肿形成时,取脓腔最低垂位,给予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切

开引流,并用刮匙搔刮脓腔及窦道内的坏死乳络,坏死筋膜,水肿肉芽和瘀血组

织,继而用棉捻反复捻除脓腐,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窦道。将伤口内清出物送细

胞病理及组织病理学检查。(3)用银球探针探查脓腔深度和范围,将笔者所在医

院制剂枯矾纱布剪成条状,放置脓腔底部,起到引流和消胬杀菌作用。如脓腔范

围较大,也可采用对口引流。如乳房肿块部位发生溃破,用碘伏棉球消毒后,再

用笔者所在医院制剂疮灵液湿敷溃破处。(4)经上述方法换药后,伤口无大量脓

液渗出,用棉捻可捻出新鲜血液时,可考虑收口,用无菌纱块以叠罗汉式放置于

脓腔表面加压包扎,利于肉芽组织由基底部生长。(5)如伴有慢性炎性僵块者,

用四子散药包热敷乳房僵块处以疏通乳络,行气化痰散结,消散僵块,预防复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