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活性多糖与机体免疫系统的信号转导.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综
述
生物活性多糖与机体免疫系统的信号转导
胡 庭 俊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甘肃兰州 730050)
专
论
协同, 参与细胞信息传递的过程〔2〕。细胞信号转导系
统主要包括: cAM P ?cGM P 体系, C a2+ 、D G 和 IP 3信 息体系、N O 2cGM P 信息通路和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 活性的受体信号通路〔3〕。蛋白质的磷酸化是这一过 程中最基本的公共通路〔4〕。
2 机体免疫系统的信号转导
与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一样, 在机体免疫系统内, 存在着信号转导网络。免疫应答和免疫调控都是免 疫系统内各种细胞相互作用的结果; 免疫活性细胞 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依靠许多免疫活性分子介导 的。在众多的免疫活性分子中, 前列腺素系统、环核 苷酸系统和可溶 性 细 胞 因 子 在 免 疫 活 性 细 胞 的 增 殖、分化、分泌和各种功能的表达上占有最重要的地 位〔5〕。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在受到 抗原刺激或吞噬抗原后, 产生细胞因子及 N O 等信 号分子, 通过与效应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而进行细 胞间的信息传递; 淋巴细胞在受抗原、有丝分裂原或 细胞间信号分子等的刺激后, 活化细胞膜表面的受 体, 经 C a2+ 或 cAM P 信号转导途径, 引起细胞增殖、 分化和功能改变, 并分泌淋巴因子; 自从1966年发现 第一个淋巴因子——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以来, 陆续报告的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约100种, 主要包括 白细胞介素类、血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巨噬细胞调节 因子、趋化因子和干扰素等, 这些可溶性因子在细胞 的信息传递中作为胞间信号分子。集落刺激因子、白 细胞介素类、干扰素、趋化因子等淋巴因子与 B 淋巴 细胞、N K 细胞等效应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细胞 内信号转导系统, 效应细胞增殖、分化、分泌抗体, 引 起免疫应答。T、B 淋巴细胞等效应细胞分泌的细胞 因子也可作用于巨噬细胞等单核吞噬细胞, 构成免
近十余年来, 细胞信号系统研究引起了国内外
生物学界极为广泛的关注, 信号转导的概念已开始 深入到生物学的各个领域, 成为解决许多重要理论 及实践问题的基本思路。细胞信号转导在动物机体 应答环境和调节基因表达、生理反应的同时, 不仅维 持着细胞的正常代谢, 而且最终决定了细胞增殖、生 长、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的基本现象。高等生物 中的内分泌激素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是人们早 已认识的生物信号系统, 免疫应答是机体免疫细胞 对胞外信息的转导, 并最终在胞内产生特定效应的 一系列复杂信息传递和调控的过程。免疫调节剂通 过免疫系统内的信号通路而调控免疫应答细胞的基 因表达〔1〕。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在生物活性多糖对 动物机体内细胞信号转导调节方面的研究状况进行 综述。
1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
早在20世纪, 国外的生物学家就已提出细胞表 面存在着受体的设想, 用以解释某些药物或毒素对 细胞发挥作用的途径。后来, 许多实验表明, 从海绵 到人体, 所有多细胞动物, 体内都存在着细胞间的通 讯, 以协调身体各部分细胞的活动。在高等动物, 神 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协调全身各部分的生理活动, 免疫系统负责辨别和消灭异物, 防卫自身, 这三大系 统 的 运 行 离 不 开 细 胞 的 信 号 转 导。自 1957 年 Su th land 提 出 cAM P 第 二 信 使 概 念 之 后, K reb 和 G reenga rd 又相继发现 cAM P ?cGM P 依赖的蛋白激 酶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随着受体学说的发展, 受体与 G 蛋白介导的跨膜信息传递系统的提出, G 蛋白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介导物参与细胞信息的传 递; 一氧化氮 (N O ) 作为一种新型的、不典型介质和
cAM P 量, 抑制细胞毒性 T 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
用; P G 同时也是淋巴因子生物效应负反馈系统的成 员, 抑制淋巴因子的生成。cAM P 与 cGM P 作为第二 信使调控着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 cGA P 和 C a2+ 在 淋巴细胞和M ф的增殖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IL 22通 过 cGM P 的作用启动 DN A 的合成; cAM P 主要参与 免 疫 反 应 的 负 反 馈 机 制, 但 能 促 进 淋 巴 细 胞 的 分 化〔6, 7〕。据目前研究进展, 在 免 疫 系 统 中, C a2+ 2肌 醇 磷脂2蛋白激酶信号系统和 cAM P 2肌醇磷脂2蛋白激 酶信号体系为两条主要信息转导途径〔8〕。对人和动 物机体免疫系统信号转导, 许多机制尚未阐明, 有待 进一步研究。
3 生物活性多糖对机体免疫系统信息传递的效应
免疫药理作用的基础是药物对细胞间相互作用 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