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pdf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读拖延心理学有感
读拖延心理学有感(一)
文|小梅
1
在读《拖延心理学》之前,我一直认为,拖延是
每个人身上都有的毛病。有些人经常为不易改掉的习
惯懊恼,有些人为在最后一秒的灵感迸发而沾沾自喜,
这似乎是生活常态。
当我读了这本书,对拖延行为进行深入了解后,
看法有了改观。虽然只读到一半,但是对我有两个帮
助:1.认清现实和自己,接受自己;2.指导自己在育儿
过程中,如何有效避免孩子拖延习惯的养成。
表面上看,拖延是个人的时间管理问题,或者对
所处理的事情责任感不强而逃避的方式。事实上,研
究发现,拖延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仅仅涉及个
人的心理、行为和情绪问题,还涉及社会、文化等方
面。即使我们意识到拖延的存在,已经耽误了事情,
却无法停止这种行为。
2
有时,我们会被一些所谓”拖延者的信条”所说服。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比如说,
1.我必须要做到完美;
2.我做每件事都应该轻而易举、不费力气;
3.什么也不做要比冒失败的风险更安全;
4.如果这一次我做的很好,那么我每次都应该很
好;
5.如果我成功了,别人就会受伤,等等。
我们平时听到这些,会认为是对自己要求严格,
是完美主义者,办事求稳。事实上,这些跟拖延有着
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这些想法是不现实的,是为拖
延开道的个人观念。如果你认为必须做到完美,那么
你宁愿拖着也不愿努力去做,因为你不愿意冒风险被
人批判你的失败;如果你认为成功是危险的,你就会
为了保护自己和别人而降低成功的概率。
人们形成拖延习惯,是因为害怕,害怕展露真实
的一面,会不被别人接受,以至于拖延者不仅躲开了
认知世界,也躲开了认知自己。虽然要忍受自责、自
轻和对自己反感的痛苦,但是比起认清自我所带来的
脆弱,这种痛苦更容易接受。改善拖延的过程,也是
认清自己,接受自己的优缺点,能够像老朋友一样与
自己相处的过程。
3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很多人都有拖延行为。
有的拖延会导致严重的外在后果,甚至严重性会
出乎你的预料;有的拖延虽然没有产生严重的外部损
失,但是拖延者的内心受到极大的煎熬,从恼怒、后
悔到强烈的自我谴责和绝望。同时,也有一部分人的
拖延体现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而在重要事情上,
基本都能准时完成,貌似这种情况下的拖延完全可以
忽略。我之前也这样认为。随着自己的成熟,对做人
做事上的精益求精。我慢慢发现,这种拖延很难根除,
在你意志力薄弱的时候就会凸现,影响对自我的认可
感。
当了妈妈后,我很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