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医阴阳五行图解.xls

发布:2018-03-23约2.1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heet3 Sheet2 中医阴阳五行图解 中医阴阳五行图解 肺位于胸中,上通咽喉。 肾属水 肾位于腰部,左右各一。主要功能是: 主要功能是: 1. 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主水,主纳 1. 主气,司宣肃,通调水道。主皮毛。 气。主骨生髓通脑 2.其华在发。 3. 与大肠相表里。 3. 开窍于耳和二阴,司二便。 4. 与膀胱相表里 肺属金 肝位于右肋。主要功能是: 1. 主疏泄, 1 情志方面, 2 消 化方面,主藏血,肝藏血。主筋。 肝属木 2. 开窍于目。 脾位于腹中。主要功能是: 3. 其华在爪。 1.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 4. 与肝胆相表里。 2.开窍于口。 3.其华在唇。 心位于胸中,主要功能是: 4.与胃相表里。 1.主血脉,主神志。 心属火 2.其华在面。 3.开窍于舌。 脾属土 4.与小肠相表里。 相生 相克 自 然 界 五行 人 体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时 五方 五季 五脏 六腑 五液 五官 五形 五情 五德 五魔 角 酸 生 风 平旦 东 春 木 肝 胆 泪 目 筋 怒 仁 财 微 苦 长 暑 日中 南 夏 火 心 小肠 汗 舌 脉 喜 礼 贵 宫 甘 黄 化 湿 日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涎 口 肉 思 信 胜 商 辛 白 收 燥 合夜 西 秋 金 肺 大肠 涕 鼻 皮毛 悲 义 杀 羽 咸 黑 藏 寒 夜半 北 冬 水 肾 膀胱 唾 耳 骨 恐 智 淫 中医的两个基本特点 四季作息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1、整体平衡观念:人体自身是一个整体,生理上互相协调,病理上互相影响。 春天:早睡早起;地气上升、万物复苏处于上扬趋势!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 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反映内在脏腑病变。 人体与外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时在于晨!寅时肺经最活跃,闻鸡起舞、闲庭信步,春通肝气、舒肝明目! 是一个整体,局部疾病,要放到整体环境中讨论。 夏天:迟睡早起;夏至过后,昼长夜短,顺应天时,夏通心气、以利养心补气。迟 2、辩证施治:证,指疾病的原因和性质。不同于“症”。症是指疾病的现象, 睡的概念只是相对的!夏天的气和人体运动的气非常吻合。 通过望、闻、问、切来判断。同病异治;呼吸问题可能由肺、肾或心脏疾病引起。 秋天:夜卧早起,与鸡俱兴。收获之季,多采气聚气、强身健体。秋通肺气,宜滋 要用不同方法解决。异病同治:85%以上的疾病与免疫失调有关。固本扶正、调节免 阴养肺利皮毛。 疫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冬天:早睡晚起!冬季早晨的雾、霾等各种瘴气处于下降趋势,不宜早起!特别 3、阴阳学说: 老年人!冬不养藏,春必病温!冬通肾气、应固精化气。冬天如果不补养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 一年消耗、损伤的气血和细胞,次年春天到来,各种疾病必将复发。 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 阳虚则外寒。阳虚——寒症——功能衰退,症状表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 四季养生之食物与颜色 畏寒肢冷、腰酸腿痛、夜尿多(五更泻)。 春季:宜养肝、不动怒;多吃绿色食物:青菜、韭菜、 阴虚则内热。阴虚——热症——功能亢进,症状表现:五心烦热、面色潮红、 夏季:宜养心,注意控制情绪!勿大喜。多吃红色食物:红署、蕃茄、胡 烦而多言、口干咽燥、渴喜冷饮、尿黄、便干。 萝卜、红辣椒、西瓜、瘦肉或红色肉类。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秋季:宜养肺、忌悲伤。白色和秋气相吻合。多吃白色食物:梨、莲子、白萝卜、 邪正斗争,阴阳失调。里邪出表为病退,表邪入时灰病进! 白菜、山药(横栽直长、益肾润肺补脾)。 防治原则:无病防病(病前)、既病防变(病中)、愈后防复(病后) 冬季:宜养肾、防惊恐,固本扶正。多吃黑色食物:黑木耳、黑米、葵瓜籽、坚 《黄帝内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早治!”治病求本。急治标、 缓治本。 4、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助长之作用; 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即相生促发展,相克利平衡! 十二天干对应时辰 廿四节气表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故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 子 23—1 午 11-13 立春 立夏 立秋 立冬 我生” 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丑 1-3 未 13-15 雨水 小满 处暑 小雪 寅 3-5 申 15-17 惊蛰 芒种 白露 大雪 卯 5-7 酉 17-1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