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数上第五单元比.doc

发布:2017-05-03约6.35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认识比 教材简析: 学习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和分数意义的基础上,教学一些关于比的基础知识,能够发展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进一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为以后教学比例打好基础。下表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编排。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达到这个要求需要以比的知识为基础。因此,本单元教材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编排上有三个特点。 第一,编排四道例题教学比的基础知识。前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教学比的意义,先认识两个同类量的比,再认识两个不同类量的比,逐渐建立比的概念。后两道例题教学比的基本性质,从化简整数比到化简分数比、小数比,使比的概念得到深化。有了这些扎实的基础知识,就能解决不同情境里的、不同方式呈现的按比例分配问题。 第二,联系生活和已有经验,建构比的知识。教学比的意义和性质,有大量资源可以利用。联系分数基本性质得出比的性质……让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新知识,在建立新概念的同时深化原有认识。 第三,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要把已知的各部分的比看成各部分的份数,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测量大树、旗杆、楼房的高,要发现并理解“同一时间、相近地点,杆长与影长的比是一定的”。可见,比的概念是解决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教材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具体应用比的知识,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学理念: 1、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理解比的意义。 2、加大探索的空间,自主发现比的基本性质。3、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4、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的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 名称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应用比的知识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比的概念的抽象过程,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积累补血活动的经验,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 2、求比值和化简比的求法及区别。 3、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及如何利用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比的意义 1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1课时 按比例分配问题     2课时 练习          1课时 实践活动        1课时 第一课时比的意义 教学内容:p68-p70例1、例2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和求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比同除法、分数的区别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例1实物图 2、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 相差关系倍数关系 二、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对两个数量用除法比较的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板书课题) 1、教学比的意义。 (1)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 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板书 (2)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 (3)小结: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比。 指出: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那个数量与那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4)出示试一试。 提问:图中的四个比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讨论:如果把内中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 2、教学例2 出示例题后,让学生填表。 提问: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 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 明确:900:15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军走这段山路的速度;900:20是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伟走这段山路的速度。 3、学习比的写法和各部分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1)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比的意义,在数学中,比还有这样的记法。 教师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