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管理培训教材3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任务三 认识劳动法律关系 从劳动关系经济上的从属性角度考察,(事实)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可从以下角度区分: (1)生产组织体系。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基于经营权的行使,为满足产品、工艺、流程、资源利用及企业管理等方面要求的组织、结构、设备等,有充分支配、管理之权,而劳动者为他人之目的而劳动,并无参与组织体系的可能,处于从属地位;而承揽人则以契约方式参与了相对方的生产组织体系,例如外发加工。 (2)生产工具或器械的归属。劳动者实际操作时使用的扳手、钳子等日常工作中的随身器械,通常属单位提供;承揽人通常自带随身工具。 任务三 认识劳动法律关系 从劳动关系经济上的从属性角度考察,(事实)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可从以下角度区分: (3)原料供应。劳动关系中,单位不但提供生产组织与工具,还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料,劳动者的劳务并不影响工作物的所有权归属,亦不发生所有权之变动,即使加工价值远超过原料之价值,亦不发生物权附合之效果,也不产生留置权;而承揽人对工作成果享有法定留置权。 (4)责任与危险负担。劳动者按照日常工作规范或者用人单位的指示提供劳务,完成工作成果,但劳动者不负工作风险,单位是否获得希望的结果,与劳动者无关。而承揽人有确定目标,以特定专业劳动自负其责,承揽人以自己设备、专业知识,以业务风险或投资风险计算。虽同属工作成果,两者差异明显。 任务三 认识劳动法律关系 除此之外,区分(事实)劳动关系与承揽关系,还有以下诸方面可供参考:是继续性提供劳务,还是一时性提供工作成果;是日常性质的工作,还是临时的应急;是定期给付报酬,还是一次性结算劳动报酬。上述诸方面,原则上,前者属于劳动关系特征,后者则为承揽关系特征,但需注意,上述特征归属,并非绝对。 项目三 劳动关系管理专员岗位认识 一、劳动关系管理专员职位描述: 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包括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管理、劳动规章制度管理、劳资沟通与民主管理、员工申诉与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从事劳动关系管理活动的职位被称为劳动关系管理职位。 职位概述 职位名称:劳动关系管理职位。 职务名称:劳动关系管理员。 职务别名:劳动关系管理主办、劳动关系管理项目经理、劳动关系协调员。 隶属关系:隶属于人力资源部经理。 职业定义:从事劳动合同管理、集体协商协调、促进劳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工作的人员。 项目三 劳动关系管理专员岗位认识 主要业务职责:劳动关系管理职位的主要业务职责是: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解除和协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劳动合同管理。它包括:劳动合同实施办法的拟定,劳动合同书及各类专项协议书的拟定,劳动合同变更操作及各种变更文书的拟定,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办理及文书的拟定和发送等。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它包括:作为集体协商中的用人单位代表参与集体协商活动、拟定集体协商议题、拟定集体合同草案、报送集体合同草案等。 劳动规章制度建设。它包括:拟定劳动规章制度草案、指导管理人员正确运用规章制度。 劳资沟通与民主管理。它包括:设计单位公开信息指标体系、组织和主持重大事项的信息沟通会议、主持协商会议、拟定劳资协商议题、组织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推选工作、组织并主持职工代表大会会议。 参与劳动争议的处理。它包括:作为用人单位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中的代表参与劳动争议调解工作、作为用人单位的代理人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和诉讼活动。 项目三 劳动关系管理专员岗位认识 二、任职要求 (一)业务知识要求 1.掌握基本理论 劳动关系管理员应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有:劳动关系的基本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理论,沟通的基本理论,劳动合同、集体合同以及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理论。 2.熟悉有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 劳动关系管理员的工作具有法律性、政策性很强的特点,因而要求其必须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与劳动合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与集体协商、集体合同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与劳动标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与劳动规章制度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与民主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与劳动争议处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项目三 劳动关系管理专员岗位认识 二、任职要求 (一)业务知识要求 3.掌握劳动关系管理的业务流程 劳动关系管理有很强的程序性,因此,劳动关系管理员必须掌握相应的业务流程知识。劳动关系的建立流程;劳动关系的变更流程;劳动关系的消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