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A1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报告+学情分析(信息技术2.0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979年 苏联出兵阿富汗 1973年,美国从越南撤兵 苏联由于长期与美国争霸,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加剧。1985年上台的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军控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 1989年苏军撤出阿富汗 1983年,美国里根提出了“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由于大规模的扩军备战,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同时它受到来自西欧和日本的激烈竞争。因此,美国也同意有限的缓和。 * * * * * * * * 北约的建立使美国从军事上控制西欧各国,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威胁了苏联的安全,加剧了冷战。 两极格局形成以后,由于美国实行霸权主义,矛盾日益尖锐,在局部地区美国还发起了热战,比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与此同时,苏联通过“四五”计划,实力得到迅猛发展。标志着二战后欧洲出现了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以美国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初中历史 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 第16课 《冷战》 教学课件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政界一位最有身份的人对苏联进行的最公开、最大胆的指责,这也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冷战所发出的最初信号。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长达40多年冷战的序幕。 目标1: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北约和华约等基本史实。 目标2:知道冷战发生的背景、表现、美苏对峙的形成标志及影响。(重点、难点) 【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北约和华约等基本史实。 二战后的美国 1200万军队 近500个军事基地 垄断了原子弹 世界最强 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 占有西方世界 工业生产的53.4% 外贸的32.4% 黄金储备的74.5% 世界最富 民主制度、自由观念 世界最优越 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侵略性 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你能设想:此时此刻的美国最想干什么? 称霸世界 战后美国退役的军舰 战后初期的苏联 二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还在东欧国家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作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自然也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苏联在战后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惟一能抗衡美国的国家。 冷战的发生 “冷战”的背景 美国 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经济、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欲望十分强烈。并且认定社会主义国家都具有侵略性 苏联 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美国是苏联潜在的防御对象。 “冷战”政策的提出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冷战开始的标志 哈里·杜鲁门 美国第33任总统,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阅读教材,列举冷战的表现。 1 政治 2 经济 3 军事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 1947年提出,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马 歇 尔 计 划 受 援 国 德国的分裂 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 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英、法三国与苏联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英国占领区 苏联占领区 法国占领区 美国占领区 纳粹德国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德国领土及首都柏林被哪几个国家分区占领? 苏、美、英、法 德国的分裂 2.什么原因导致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 杜鲁门主义出台 3.柏林危机 (1)危机出现: ①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 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的抗议。 ②1948年6月,苏联切断西占区与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停止向西柏林供应煤、电、食品等生活物资,美、英立即对苏占区实行反封锁。“柏林危机”爆发。 “柏林危机”期间的空运 (2)危机的解除 苏联没有封锁空中通道,美、英通过空运向西柏林供应物资。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解除苏联对水陆交通的封锁。双方都留有余地。 11个月后(1949 年5月12日)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 德国的分裂 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1949年10月,在苏占区成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