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2).ppt

发布:2017-11-23约4.92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解读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李瑾瑜 一 认识《专业标准》的时代意义 二 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 三 廓清《专业标准》的基本误区 一 认识《专业标准》的时代意义 改革背景:教师专业标准化时代到来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 《“国培计划”课程标准》 契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潮流 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诉求 综览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在大多从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专业品质、专业关系协调能力等维度确立教师专业标准。 《专业标准》是建国以来的第一个明确教师专业要求,健全教师专业管理制度的政策性文件。 《专业标准》的政策实践,必将开启教师教育改革的新时代。 《专业标准》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 教师专业标准定位为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的专业基本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也符合国际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教师队伍建设的依据 《专业标准》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制定中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建成能具有满足教育发展需求,高水平的教师专业队伍。 教师教育培养的依据 《专业标准》是中学教师教育院校开展中学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的主要依据。 “加强中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中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加强从事中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 教师队伍管理的依据 《专业标准》强调中学“要将制定中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中学绩效管理机制。” 教师自身发展的依据 《专业标准》强调中学教师要“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师德为先 履行职业道德规范。 要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 要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 要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热爱中学教育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尊重中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中学生,真正成为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学生为本 “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这既是教学工作的起点,也是教学工作的追求,要贯穿教学工作的始终。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尊重个体差异; 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采取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鼓励学生发展。 能力为重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教育教学评价 沟通与合作 反思与发展 终身学习 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 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 勤于学习,不断进取; 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调整和改进工作。 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 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要优化知识结构,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专业知识维度强调了 学生身心发展知识 教育教学一般原理与规律 教学知识的转化(学科教学的知识) 知识的学科间联系以及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教育信息技术知识 通用性知识 专业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 专业能力 教育教学评价 沟通与合作 反思与发展 专业能力维度强调了 教学设计能力 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教学环境与氛围的塑造 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教学的监控与意外事件的处理 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式的运用 教育教学的多元评价 沟通能力 自我发展能力 三、廓清《专业标准》的基本误区 1、教师专业标准仅仅针对新入职的教师, 使其具备基本的专业教育资历的一时性措施。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