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举措促进教育均衡发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大举措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
遂宁市射洪县万林小学 黄春艳 电话记得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出生就决定了他的一生。”因为生在农村的孩子的家庭背景、经济条件比城市宝贝相差甚远,长大后能出人头地、辉煌腾达的也只能是那些天资聪慧、才高七步的凤毛麟角,就其主要原因我想还是由于城乡教育差距大,农村教育的相对滞后。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关注农村教育的发展,国家也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努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比如:拆村并校、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落实贫困生生活补助、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学习等等,也确实适当地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但是纵观每年的各种考核、考查、升学结果,农村孩子始终大大落后于城市孩子。所以,笔者认为落实四项举措,进一步促进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教育公平,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势在必行。
配备音体美、英语专职教师,是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先决条件。
现在农村学校很多音体美教师都是由年轻的语数学科老师代替。在素质教育和绩效考核双重排班站队的压力下,语、数教师根本没有余力去上好音体美课,多数时间都挤占来上语文、数学。一学期下来,老师累,学生烦,哪里还指望通过音体美来张扬孩子的个性,全面发展呢?当然,还有部分学校,孩子特别喜欢上音体美课,因为这些课是由老教师担任的,上课就成了孩子们另类“课间休息”。课上可以组织故事会,自由唱歌,或是一盘散沙,放出教室自由活动,大家都不亦乐乎!这不是老师不想好好教,而是无法像科班出生的专业教师那样教好,对于专业术语和专业技能更是不能深入研究,又怎能上出高质量的课呢?所以,音体美课程形同虚设。同样,现在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一般都是从三年级开始抓起,还要参加统考,学校也是就地选择一两个稍会皮毛的教师任教。一个人教几个班,甚至几个年级,一边自学一边实践,发音不准还不算问题,知识性错误更无法纠正,学生也一头雾水,效果极差。所以农村学校急需配备音体美及英语专职教师。
添置现代必需教学设备,是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必备条件。
教学设备的匮乏是教学质量落后的又一大原因。很多农村学校老师上课还是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块小黑板,音乐课也是一架陈旧的、发音不全的老风琴,体育课就是一个口哨,美术科学课更是寒酸凄凉。为什么不能像城市学校一样配备电子琴、录音机、排球、跳绳等专用器材,还有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呢?特别是电子白板,操作起来也不难,一学就会。关键是它系统中的教学资源丰富多彩,用之不竭。能够很好地辅助教学,让学生也能感受到现代教育气息,享受趣味课堂。彻底告别枯燥无味的老式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稳中激进。
三、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是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各级部门在教师培训这块加大了力度,但农村教师培训人数和次数还是偏少,尤其是到省市级培训。我认为多派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回来汇报、示范、交流,把“送出去”做好。同时实施强校带动弱校,名师、农村教师手拉手帮扶工程,把“请进来”做实。力争能每月举行一次教学教研联谊,可以送讲座,可以帮助解决疑难问题,当然更好是送直观的课堂教学(包括音体美、英语、科学)等等,切实对农村教师进行理念、能力培训。
四、优惠政策向农村教师倾斜,是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有力保障。
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年轻教师都努力向城区学校挤调,怎样才能有效地留住年轻教师,让他们安心农村工作呢?
1、职称名额倾向农村教师。尤其是中称名额,让一线教师教有所盼,盼有所得,不要让他们像一个连续多年都未评上中级职称的老师写的一首打油诗一样悲观。
评职称有感
年年失望年年望 没有名额心惆怅
连续几年没戏唱 论文奖状全泡汤
一摞资料无用场 心灰意冷好绝望
期盼政策能变样 退休之前圆梦想
2、增加边远农村教师补助。距离县城40公里以上的农村教师边远补助每月至少应补助200元以上,因为他们上班路途遥远,身心疲惫,实属不易。如果偶尔去一次,比如射洪县的双庙、涪西镇、凤来镇,很多人都会赞叹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如果每周都让你去体验一下,恐怕只有被十八弯的山路折腾得头晕目眩、反胃呕吐,那里还愿扎根山村,认真教学了呢!
3、解决农村教师之女读书难问题。都说老师子女长大后不如其他家庭孩子,这有道理,因为老师都已经把精力和心思花在了别人孩子身上,照顾自己孩子反倒不耐烦了。所以,教师之女要想考上本县优质初中、高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谁都想让子女能上一个好的中学,可到时四处托人都无济于事。本来优质中学面向农村小学招收名额就十分有限,比如射洪中学每年只在农村小学招收100名学生,教师之女只能可望而不可及。所以,如果能让农村教师子女进入理想中学,那么农村教师还会不安心、努力工作吗?
总之,均衡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