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焙烧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doc
PAGE
PAGE1
碳素焙烧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单选题
1.自然界中()的含碳量约为60——90%。
A、煤
B、木材
C、石油
D、天然石墨
参考答案:D
2.装炉时炉箱温度过高、装炉延续时间过长、装入生坯后未及时用填充料填塞生坯周围的空隙,会使制品产生()。
A、氧化
B、麻面
C、裂纹
D、弯曲变形
参考答案:D
3.重庆锦旗碳素2#焙烧炉点火时间()日。
A、2015年4月18日
B、2015年3月12日
C、2016年3月12日
D、2016年4月15日
参考答案:D
4.重庆锦旗焙烧车间SO2排放指标小时排量厂控不得大于()mg/Nm。
A、200
B、300
C、400
D、500
参考答案:C
5.中温煤沥青中的甲苯不溶物[BI]国标规定含量()
A、12-25%
B、≤10%
C、>15%
D、>20%
参考答案:A
6.正常移炉要求在()分钟内完成。
A、10
B、20
C、30
D、40
参考答案:B
7.正常焙烧生产中,生坯在焙烧时产生的挥发分是()的主要部分,要充分利用并严格控制。
A、烟气
B、热源
C、工艺
D、设备
参考答案:B
8.蒸汽系统用于()加热,脱硫岛的蒸汽来自动力车间蒸汽母管。
A、灰斗
B、灰斗及流化风
C、流化风
D、吸收塔
参考答案:B
9.粘接剂迁移时,有()的现象。
A、同向迁移
B、异向迁移
C、选择迁移
D、上下迁移
参考答案:C
10.在调温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火道内耐火砖颜色判断火道温度。橙白色代表()度。
A、1000
B、1100
C、1200
D、1300
参考答案:D
11.在炭素原材料中()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A、冶金焦
B、石油焦
C、石墨
D、沥青焦
参考答案:C
12.在炭素焙烧中()炉型以产能大.能耗低和产品质量稳定,而获得了最广泛的应用。
A、环式焙烧炉
B、隧道窑
C、倒焰窑
D、单室炉
参考答案:A
13.在炭块经1300℃焙烧后产生空头废品的主要原因是()。
A、配料时粘结剂用量过大
B、配料时粘结剂用量过小
C、干料含量过大
D、粉料量过大
参考答案:A
14.在实际焙烧调温中通常可以通过观察火道内耐火砖的颜色来判断温度,试问暗橙色代表()。
A、900℃
B、1000℃
C、1100℃
D、1200℃
参考答案:C
15.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
A、职业义务、职业责任、职业行为、道德准则
B、职业义务、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责任
C、道德行为、职业习惯、职业行为、道德准则
D、职业义务、职业责任、职业习惯、道德准则
参考答案:A
16.在煤沥青高温焦化阶段,炭块所出现的现象有()。
A、炭块的导热率有所降低
B、炭块体积不发生变化
C、炭块的机械强度有所降低
D、粘结剂转变成黏结焦
参考答案:D
17.在高温炭化阶段升温速度可以快一些,当温度升到指定最高温度后要进行保温,使炉内各个部位的温度都接近()。
A、最高温度
B、设定温度
C、最低温度
D、火道温度
参考答案:A
18.在高温焙烧阶段需要保持()小时以上,目的是缩小制品水平和垂直方向的温差,提高制品的均质性,进一步改善制品的理化性能指标。
A、10
B、20
C、30
D、40
参考答案:B
19.在焙烧过程中制品的真密度随焙烧温度的升高而()。
A、减小
B、增大
C、先小后大
D、先大后小
参考答案:B
20.在焙烧过程中制品的抗压强度随焙烧温度的升高()。
A、减小
B、增大
C、先小后大
D、先大后小
参考答案:C
21.在焙烧过程中,碳氢化合物的分解与聚合,是动平衡过程。下面哪个描述是正确的()。
A、加热使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即分解;冷却使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聚合,
B、加热使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分解;冷却使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即聚合,
C、加热使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聚合;冷却使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即分解,
D、加热使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即聚合;冷却使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即分解.
参考答案:D
22.在焙烧过程中,随着温度的提高,制品的体积密度是按()规律变化。
A、大到小,小到大
B、小到大,大到小
C、小到大
D、大到小
参考答案:A
23.原料灰份偏大,会造成阳极()偏高。
A、裂纹
B、强度
C、变形
D、电阻率
参考答案:D
24.预热期升温速度与焦油挥发期的升温速度比较()。
A、低
B、高
C、相同
D、不一定
参考答案:B
25.预焙阳极质量首先要求()
A、比电阻低
B、抗氧化性好
C、灰分低
D、强度高
参考答案:C
26.预焙阳极真密度国家一级品标准为不小于()。
A、1.98
B、2.04
C、2.02
D、2.05
参考答案:B
27.预焙阳极在电解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