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与标准化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 我国农业标准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现代农业及其特征 1. 现代农业 所谓现代农业,就是指在现代世界范围内处于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 3、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所必需 我国加入WTO的需要 ; 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 实现农业生产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发展品牌农业,创名牌产品,保证产品质量的需要;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需要; 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需要;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标准的分类 1、按标准发生作用的有效范围分为不同的级别。 从世界范围来看,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与企业标准。 我国目前将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国家标准 由国家标准团体制定并公开发布的标准(ISO/IEC指南2)。 主要国家标准代号 我国国家标准是指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必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和组织草拟,并统一审批、编号和发布。 行业标准 我国行业标准是指我国全国性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制定: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已正式公布的部分行业代号 地方标准 我国地方标准是指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标准。 地方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相抵触,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地方标准自行废止。 制定: 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地方标准代码: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 企业标准 企业标准是指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和在企业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和管理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企业标准由企业制定,并向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的同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企业标准代号: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行政主管部门加以规定。例如:Q/。 ③管理标准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为管理标准。 按其对象可分为 技术管理标准; 生产组织管理标准; 经济管理标准; 行政管理标准; 业务管理标准等。 (2)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和方法 按ISO的建议分为: A 等同采用 指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文本结构和措词上相同或与国际标准在技术内容上相同,但允许存在少量编辑性修改,符号IDT(identical)。 B 修改采用 指与国际标准之间允许存在技术差异和编辑性修改。符号MOD(modified)。 标准化的作用 1、规范作用 标准是作为“共同规则”,产品符合标准就合格,否则就不合格;技术也是如此。 2、先导作用 对科技人员,通过标准载体将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对生产者,通过标准知道怎样做好; 对于经营者,依据标准了解质量; 对于消费者,通过标准了解产品或服务满足要求的可能性。 3、评价作用 标准是一种规则。① 打击制假制劣者; ② 解决贸易纠纷,稳定社会秩序。 4、保护作用 体现在市场竞争中。① 降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地位; ② 强化对某种特定对象(安全、卫生、环境)的规定, 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伤害。 5、沟通作用 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 ① 确保产品的互换性; ② 保障人及动植物安全、健康、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利益 方面达成共识与沟通。 (六)农业标准化的内容或分类 种植业标准化 林业标准化 畜牧业标准化 水产业标准化 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化 生态建设标准化 农业信息标准化 种植业标准化 是运用标准化的原理和方法,对种植业的生产全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主要内容 种子标准化 ----- 基础条件 生产技术标准化 ----- 保证措施 产品的标准化 ----- 枢纽核心 种子标准化 是对优良品种的种子,包括果实、种苗、种薯、菌种砧木、接穗等所有的繁殖材料,实行标准化管理。 生产技术规程 作用: 有利于农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发展。 内容: 经济技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