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_201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 财务分析的基本程序与步骤 战略分析与会计分析 比率分析与因素分析 财务综合分析评价技术 图解分析法 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会计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关系;各种财务分析评价标准的优点与不足;掌握因素分析法的程序及应用;理解比率分析方法的原理、应用及局限性。 难点:会计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关系 第二节 战略分析与会计分析 企业战略分析:通过对企业所在行业或企业拟进入行业的分析,明确企业自身地位及应采取的竞争战略,以权衡收益与风险,了解企业发展潜力,特别是价值创造或盈利方面的潜力。 包括:行业分析和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它是会计分析和财务分析的基础和导向。 战略的实质存在于运营活动中——选择不同于竞争对手的运营活动,或者不同于竞争对手的活动实施方式。 1、企业战略分析的基础 明确企业战略制定的程序 企业的战略制定,既要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分析明辨机会与威胁,又要通过企业内部活动分析明确优势与劣势,辨别核心竞争力。只有将外部机会与内部优势结合起来,才能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 明确企业战略制定与分析的宏观经济环境: 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汇率 3、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低成本竞争策略分析: 低成本竞争策略是指企业能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与竞争对手相同的产品或服务。 降低成本的方面:优化企业规模,改善资源利用率,运用价值工程,提高与供应商议价能力,强化管理控制。 当企业所处行业替代产品威胁较少,新企业进入威胁较大时,往往选择此策略,是取得竞争优势最明显的方式。 产品差异策略分析: 产品差异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其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与其他企业竞争,以争取在相同价格或较高价格的基础上占领更大市场份额,取得竞争优势与超额利润。 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包括: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较多的产品或服务类型;良好的销售或售后服务;独特的品牌形象。 在实际工作中,成功企业在选择某一竞争策略时,不应完全忽视另一种竞争策略。 二、会计分析技术 会计分析是财务分析的基础,通过会计分析,对发现的由于会计原则、会计政策等原因引起的会计信息差异,应通过一定的方式加以说明和调整,消除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 会计分析步骤 会计分析方法 1.水平分析法:比较财务报表分析 2.垂直分析法:共同规模报表分析 3.趋势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 1、水平分析法 水平分析法,指将反映企业报告期财务状况的信息(特别指会计报表信息资料)与反映企业前期或历史某一时期财务状况的信息进行对比,研究企业各项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的发展变动情况的一种财务分析方法。 水平分析法所进行的对比,一般而言,不是指单指标对比,而是对反映某方面情况的报表的全面、综合对比分析,尤其在对会计报表分析中应用较多。因此,通常也将水平分析法称为会计报表分析方法。 对比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绝对值增减变动 绝对值的变动数量=分析期某项指标实际数-基期同项指标实际数 增减变动率=变动绝对值/基期实际数量 变动比率值=分析期实际数值/基期实际数值 2、垂直分析法 基本特点: 通过计算报表中各项目占总体的比重或结构,反映报表中的项目与总体关系情况及其变动情况。 基本步骤: 第一,确定报表中各项目占总额的比重或百分比; 第二,通过各项目的比重,分析各项目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第三,将分析期各项目的比重与前期同项目比重对比,研究各项目的比重变动情况. 会计报表经过垂直分析法处理后,通常称为同度量报表,或称总体结构报表、共同比报表等。如同度量资产负债表、同度量利润表、同度量成本表等等,都是应用垂直分析法得到的。 共同规模报表分析(垂直分析法) 共同规模报表分析的动机:在有着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直接进行财务报表的比较分析,会因“规模”差异而产生误导。 例如,假设A公司拥有1500万负债,而B公司拥有15000万负债,那么,如果依此认为B公司的杠杆程度比A公司高就可能是误导的。为此,在进行不同规模企业间的比较时,就必须控制规模差异。 共同规模报表分析(续1) 控制规模差异的途径之一,就是将财务报表上的项目表达为一定的百分比形式,亦即编制共同规模财务报表。 例如,将收益表上的项目表达为销售收入的百分比,将资产负债表项目表达为资产的百分比。 共同规模报表分析(续2) 通过观察和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的同型财务报表,我们就可以发现各公司之间财务状况与经营情况的差异。 例如,通过两个公司之间同型收益表的比较,我们就可以首先发现其销售利润率的差异,然后再进一步寻找导致利润率差异的原因——如:毛利率的差异,经营费用率的差异,或投资利润对销售收入比率的差异等。 3、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几年或几个时期的分析资料,运用指数或完成率的计算,确定分析期各有关项目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