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

发布:2024-04-25约6.98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肝损害的临床对策重新化疗: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再考虑继续用药,将肝损害可能性大的药物替换。从对肝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开始试用,每种药物试用3~5天如无药物性肝病表现,再加用下一种药物。RFP对肝功能影响较大,可选用RFT或立复欣(利福霉素钠)静脉给药替代使用。因变态反应致病且病情较重可短期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第31页,共4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对策INH、EMB均可引起周围神经炎,以INH最为常见。大剂量应用时发生率高,常规剂量不易发生。1.可口服维生素B610mg,qd。在时间上要与抗结核药物口服时间错开。2.严重不能耐受或维生素B6治疗无效者需停药,停药后可恢复。第32页,共4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过敏反应的临床对策一般出现在用药2周后或1个月左右。SM、RFP多见。1.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2.给予扑尔敏、息斯敏(本院可配地氯雷他定),静推或静滴葡萄糖酸钙,增加静脉补液量,严重者可短期应用激素,并予心血管活性药物维持生命体征。3.过敏反应消失,体温正常后再根据病情,把对治疗有重要作用的抗结核药在严密监视下逐个加用。加药顺序应从引起超敏反应可能性最小的药物加起,每种药物间隔3-5天。直到剔除致敏药物。第33页,共4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过敏反应的临床对策药物变态反应具有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特点,不要只注意反应的局部,要做仔细的全身检查,避免其他脏器损害的遗漏。第34页,共4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高尿酸血症的临床对策1.合理饮食:患者避免食用高嘌呤的食物(海产品、动物内脏),控制动物蛋白的摄入,以植物蛋白为主,多食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2.多饮水:24小时尿量在2000ml以上,以利于尿酸排出。3.药物治疗:加用别嘌醇、丙磺舒等治疗(本院有苯溴马隆)。必要时使用止痛药对症处理。4.停药:适合症状重、血尿酸高的病人。第35页,共4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视神经损害的临床对策1.一经确诊,应立即停药。2.同时给予大剂量VitB1及烟酸、复方丹参等血管扩张剂治疗。多数停药6个月后恢复正常。若发现过晚,可成为永久性的视觉功能损害。第36页,共4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耳毒性的临床对策1.为不可逆性损害,故一旦发生及时停药。2.神经营养药:可静滴能量合剂或胞二磷胆碱以及维生素B1、B12等。3.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血供药:尼莫地平,丹参等。4.适当对症治疗:如止吐、抗眩晕(苯海拉明、异丙嗪)等。5.加快药物排泄:增加补液量,酌情应用利尿剂。第37页,共4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肾毒性的临床对策1.轻度损害,出现蛋白尿、管型尿等停药后均可恢复。2.损害重者如水肿,血BUN、Cre增高应立即停药,并积极保护肾功能治疗。第38页,共4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血液学异常的临床对策以下几种情况必须停药: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单纯血小板减少在80×109/L以下者停药。2.全血细胞减少或再障应永久性停药或改用新药。3.血小板减少在(3-4)×109/L以下者永久性停药或改用新药。4.急性溶血性贫血应永久性停药。治疗上轻度患者可予叶绿酸铜纳、利血生、肌苷片等对症处理,严重者予瑞白针、输血小板等。第39页,共4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类赫氏反应的临床对策1.继续治疗:一旦确诊为类赫氏反应,表明患者对药物敏感,疗效显著,不需要更改或中断治疗。随着原化疗方案的继续治疗,菌体及菌体蛋白的逐渐减少,变态反应亦逐渐减弱或消失。2.激素应用:若新出现的是结核性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脑膜炎或纵隔淋巴结明显肿大引起压迫症状患者,可适当加用激素治疗,迅速降低变态反应,加快治疗速度,提高治疗效果。第40页,共4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特殊情况年满60岁以上的老年由生理功能有较大的变化,各重要器官功能逐年下降,血浆蛋白减少,各种酶系统则必然减少,甚至缺失。从而使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增高,很容易发生药物毒副反应。因此,对老年人要特别加以注意:①氨基糖甙类的药物易引起第八对脑神经的损害,甚至平衡功能受影响,在60岁以上视情况,尽可能慎重或不用。第41页,共4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时,应按正常剂量的1/2-2/3量给予,在规定时限内适当长服药间隔时间。③70岁以上老年人,一般不主张使用乙胺丁醇和吡喹酮类,非用不可时,也只能以小剂量,严密观察下使用。抗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