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6G太赫兹传输特性 .pdf

发布:2025-03-20约5.55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G太赫兹传输特性--第1页

6G太赫兹传输特性

6G太赫兹传输特性

一、引言

随着高清数字电视、超高清VR/AR等多媒体业务的日益兴起,人

们对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通信

系统需要分配更宽的带宽,追求更高的频谱效率。在带宽方面,

100GHz以上的载波频率是未来无线局域网最有希望的替代方案。

太赫兹(THz)波段通常从300GHz到10THz。这一波段的电磁

波对陶瓷、纸张、木材、纺织品和塑料等介质材料可以轻易穿透,但

很难穿透金属和水。在外层空间,太赫兹波可以无损耗的传输,用很

小的功率就可实现远距离通信,因此,太赫兹频段可以广泛应用于太

空通信中。但在大气环境下,高自由空间损耗以及大气效应引起的额

外衰减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如大气分子、雨滴

或雾滴,都可能导致太赫兹波段电磁波的高衰减或散射。

然而在某些确定的太赫兹频段依旧可以产生较低的衰减,因此可

以在这些频率窗口范围内进行数据传输。通常这些频率窗口被定义在

300GHz~1THz,超过1THz的频段由于极端的衰减不在无线通信建议

的使用选项中。

因此,6G太赫兹应用落地还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运营商和

各个行业已经开始从太赫兹器件和太赫兹光学应

用方面进行研究,但业界对太赫兹在无线链路的传播特性的分析

还比较少。本文分析了太赫兹在晴朗空气、雨天、雾天等场景的链路

损耗,并依据太赫兹链路传播特点提出6G太赫兹应用场景建议。

二、6G太赫兹在大气中传播特性分析

大气和天气对无线电波传播的影响表现为衰减、相移和到达角的

变化,这种现象包括分子吸收(主要是由于水蒸气和氧气)、散射和

闪烁。在分子(气体)吸收方面,水蒸气是大气中最基本的吸收成分,

会导致太赫兹频段,尤其是300GHz以上某些太赫兹波段衰减值较大。

(一)晴朗天气太赫兹传播特性分析

6G太赫兹传输特性--第1页

6G太赫兹传输特性--第2页

在晴朗的天气中太赫兹波的衰减取决于电磁波和分子共振的频率

差,当波的频率与共振频率重合时,衰减会达到最大值。在557GHz

和752GHz2种谐振频率下,均表现出较高的衰减。分子共振引起的衰

减可以达到很高的值,但也有衰减小于等于100dB/km的频率窗,可

根据以下3种衰减评估模型:MPM模型、AM模型和ITU-RP.676-10

模型计算不同频段太赫兹波传输时的损耗。

其中ITU-RP.676-10模型可以被引用在1THz以下的频率模型中,

在频率f点处损耗的计算公式如下:

影响,出现分子共振效应,导致损耗急剧增大。因此在设计太赫

兹室外远距离传输系统时,应选择合适的频率窗口进行传输,来获得

较高的传输效率。

表1展示了理论可用的太赫兹频率窗范围,包含94GHz、

120GHz、140GHz,220GHz,340GHz等多个可用频点。在频谱申

请和应用方面,国际电信联盟ITU指定120GHz和220GHz频段分别

6G太赫兹传输特性--第2页

6G太赫兹传输特性--第3页

用于下一代地面无线通信和卫星间通信,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

2019将275~450GHz频段定位为可用以陆地移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