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方法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测试方法 受试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4.注意事项和成绩记录方法同400米跑。 * (十)立定跳远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沙坑、丈量尺、沙面应与地面平齐,如无沙坑,可在土质松软的平地上进行。起跳线至沙坑近端不得少于30厘米 * 3.测试方法 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米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4.注意事项 (1)三次试跳均无成绩者,应允许再跳,直至取得成绩为止 (2)可以赤足,但不得穿钉鞋皮鞋、塑料凉鞋参加测试 * (十一)投沙包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上肢爆发力,适用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2.场地器材 长度在30米以上的平整场地一块,在场地一端划一条直线作为起掷线,0.25公斤的立方形或圆形沙包若干个 * 3.测试方法 受试者站在起掷线后原地投掷,要求沙包必须从肩上方投出,丈量起掷线后缘至沙包着地点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每人投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 * 4.注意事项 (1)受试者需原地投掷,不得助跑 (2)沙包必须从肩上方投出 (3)如受试者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当沙包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 (4)三次均无成绩者,应充许再投,直至最得成绩为止 * (十二)掷实心球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上肢爆发力,适用于小学三—六年级及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学生 2.场地器材 长度在30米以上的平整场地一块,在场地一端划一条直线作为起掷线,实心球若干,小学三--六年级测试球重为1公斤,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测试球重为2公斤 * 3.测试方法 测试时受试者站在起掷线后,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面对投掷方向,双手举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投向前方掷出,如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当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每人投掷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记录以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丈量起掷线后缘至球着地点后缘之间的垂直距离 4.注意事项 成绩记录方法和注意事项同投沙包 * (十三)握力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电子握力计或弹簧式握力计 3.测试方法 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成直立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一手持握力计全力紧握,记下握力计指针的刻度,用有力手握两次,取最大值,以公斤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 4.注意事项 保持手臂自然下垂姿势,手心向内,不能触及衣服和身体 * (十四)引体向上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和耐力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高单杠或高横杠,杠粗以手能握住为准 3.测试方法 受试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上拉到下颏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记录引体次数 * 4.注意事项 (1)引体向上时,身体不得做大的摆动,也不得借助其他附加动作撑起 (2)两次引体向上的间隔时间超过10秒终止测试 * (十五)坐位体前屈 1.测试目的 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2.场地器材 坐位体前屈测试计 * 3.测试方法 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 * 4.注意事项 (1)身体前屈,两臂向前推游标时两腿不能弯曲 (2)受试者应匀速向前推动游标,不得突然发力 * (十六)仰卧起坐 1.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腹肌耐力 2.场地器材 垫子若干块、铺放平坦 * 3.测试方法 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1分钟到时,受试时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者不计该次数,精确到个位 * 4.注意事项 (1)如发现受试者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