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大全.doc

发布:2017-06-05约2.3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大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基本公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2.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从运动开始计时,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之比:v1∶v2∶v3∶…∶vn=1∶2∶3∶…∶n.   ②从运动开始计时,前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的平方之比:s1∶s2∶s3∶…∶sn=12∶22∶32∶…∶n2.   ③从运动开使计时,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奇数之比:s1∶s2∶s3∶…∶sn=1∶3∶5∶…∶(2n-1).   ④通过前s、前2s、前3s…的用时之比等于连续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之比:t1∶t2∶t3∶…tn=∶∶∶…∶. ⑤从运动开始计时,通过任意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相邻自然数的平方根之差的比:t1∶t2∶t3∶…tn=∶∶∶ 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① ② ③ ④ 4.匀变速其他推导公式 ①中间时刻速度: ②中间位移速度: ③任意连续相等时间T内位移差: 任意连续相等时间kT内位移差: 二、力学 1、重力:G mg g值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离地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弹力:F kx 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 ,产生弹力的2个条件:①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3、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有弹力;②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③接触面粗糙 1 滑动摩擦力:f uN ,N是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压力,为滑动摩擦因数。 2 静摩擦力的大小:①静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②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比滑动摩擦力略大一点,但有时认为二者是相等的。③平衡时静摩擦力的大小与产生静摩擦力的外力的合力等值反向。④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 注意:两物体间有弹力,不一定产生摩擦力,但物体间有摩擦力时,必有弹力产生。 4、力的合成 ① 、同向:合力方向与、的方向一致 ② 、反向:合力,方 向与、这两个力中较大的那个力同向。 ③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 F F1 +F2 ④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5、力的分解 1 己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有无数多组解 即可分解为无数对分力 2 己知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①又知F1、F2的方向——有一组解 ②又知F1、F2大小 F1F2 ——有一组解 ③又知F1的大小和方向——有一组解 ④又知F1的方向及F2的大小:当F F2 Fsin时——有两组解 当F2 Fsin时——有一组解 当F2 F时——有一组解 6.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F合 0(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①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②三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用三角形法则 ③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 三、牛顿定律 1、牛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物体不受外力是该定律的条件. (2)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结果. (3)直至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说明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4)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惯性大小的量度是物体的质量. (5)注意: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脸直接总结出来的.牛顿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脸为基拙,加之高度的抽象思维,概括总结出来的.不可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 ②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不受外力时的理想化状态. ③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牛顿第三定律: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 -F/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联系和区别 一对平衡力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不 同 点 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两个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两个力涉及三个物体 两个力涉及两物体 可以求合力,且合力一定为零 不可以求合力 两个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两个力的性质一定相同 共同作用的效果是使物体平衡 表现在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 一个力的产生、变化、消失不一定影响另一个力 两个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共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a的方向与F合的方向总是相同,F ma 动力学的两大基本问题求解: 受力情况运动情况,联系力和运动的桥梁是a 4、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物体的超重与失重问题 (1)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