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隐源性肝炎诊治.ppt

发布:2025-03-21约2.1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隐源性肝炎诊治方面的

若干问题

为什么谈这个话题??医生迷茫?病人困惑?误区很多?研究缓慢隐源性肝炎的发病比例知多少?国内数据:根据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报告,去年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病例累计达78万例(实际发病总数至少在240万例)。其中甲肝13万,乙肝54万,丙肝1万,戊肝3万,不明原因肝炎9万(占11.5%)。长征医院感染科统计1998、1999年两年内住院病人中“不明原因肝炎”占急、慢性肝炎的10.2%国外数据:不超过5%2隐源性肝炎=不明原因肝炎3排除可知的原因才能定义1隐源性肝炎的定义和命名4“不明原因”感染:病毒、细菌(直接、内毒素)、寄生虫等化学物质:药物、毒物、酒精脂肪沉积:单纯性、酒精性、糖尿病、其他代谢性疾病(先天性):Wilson病、血色病、?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Gilbert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胆肿瘤:原发、继发肝脏淤血:心衰、肝脏血液淋巴液回流受阻全身其他器官疾病:肺、胰、肾已知致肝损害的因素不明原因肝炎欠妥的命名种种病毒性肝炎(未分型)(95年传染病会议定义的缺陷)非甲-非戊型肝炎非甲-非庚型肝炎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上的定义自相矛盾用“病毒性肝炎”,又补充“病原未定”,字样,过于武断,缺乏依据给定的诊断里,冠以“病毒性肝炎”的对病因未能明确的肝炎(或肝损害)所“病毒性肝炎,未分型”的提法值得商榷EDCBAF“非甲-非戊型肝炎”的提法欠妥基本框架仍然定位于病毒型肝炎,它隐含了“五种病毒型肝炎以外的某种病毒型肝炎”的意义。0102“非甲-非庚型肝炎”的提法不慎重,应当取消?“非甲-非庚型肝炎”和“非甲-非戊型肝炎”存在同样的弊病?肯定了“庚型肝炎”的诊断,但迄今没有认定所谓庚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性,也没有任何一个国际会议正式命名“非甲-非庚型肝炎”。2000年第10次全国肝炎会议的定义在“病原学诊断”栏目中有以下描述:急性肝炎,病原未定慢性肝炎,病原未定有进步,但“病原学”或“病原”给人以“病原体”的印象,采用“病因学”更合适在理解隐源性肝炎方面可能存在的几个问题01?自身免疫性肝炎不能作为病因诊断02?病毒性肝炎的自身免疫现象给我们的启示03?脂肪肝不包含病因诊断04?药物性肝损害不容忽视05?先天性或遗传性肝脏疾病06?我国隐源性肝炎的比例过高07?新型肝炎病毒?08?做过肝穿病理活检吗?09对自身免疫性肝炎需要重新认识吗?关于抗体的器官特异性问题关于病因自身免疫型肝炎与肝炎的自身免疫?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与AIH的减少?自身免疫损害在其他肝炎亦属普遍丙型肝炎伴随自身免疫的比例不一定超过其他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肝损害(PBC、PSC、AIH)的三大疾病,抑或三大征候群?脂肪肝与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问题单纯性脂肪肝与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区别肝细胞脂肪变性是一个病理诊断名称,不是临床诊断肝穿病理诊断脂肪肝的局限性了解全身性疾病的必要性01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02常见导致严重肝损害的药物03药物性肝损害的机制04药物性肝损害的潜伏期05药物诱导自身免疫01嗜肝病毒的提法是否过时?02非嗜肝病毒导致的肝损害是否都是一过性的?重视非嗜肝病毒的肝损害作用感染后能复制相似的疾病或症状新型肝炎病毒的定义标准Koch定律及其指导意义病原体能构成感染找到明确的新病原体HGV和TT病毒是肝炎病毒吗?NO!病人,甚至在所有人群中的感染率无差异在不明原因肝损害人群中并无更高的感染率血清HGVRNA阳性者肝组织中未找到病毒基因病毒基因检出率与ALT水平或波动情况不一致动物实验(灵长类)结果?01隐源性肝炎的病因可能是感染因子02?不明原因肝炎有急、慢性之分03?有家庭集聚现象04?大多数病人伴球蛋白增高,05提示慢性感染06?部分病人抗病毒(干扰素)治疗有效隐源性肝炎也可能是自身免疫性肝损害?大多数病人伴球蛋白增高,提示免疫异常?部分病人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部分病人查到非特异性自身抗体,但不符合AIH标准(“标准”?)临床上确定隐源性肝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扫除前已述及的种种认识上的误区解决实验室诊断方面的问题:共性问题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诊断试剂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验室设施的规范安置和使用◆解决实验室诊断方面的问题:(二)具体问题●自身免疫诊断试剂的问题:矛盾、困惑与无可奈何●防止丙型肝炎的漏诊:抗体检测试剂盒的检测阳性率;HCVRNA检测的问题●关于免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