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改建、扩建技改项目的财务评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4改建、扩建、技改项目的财务评价
改、扩建及技改项目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利用了
原有资产和资源,以增量调动存量,以较小的新增投入取得较大的新增效益。
改、扩建及技改项目与新建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的不同特点。
因利用了原有资产和资源,有些问题的分析范围就会要扩
展到企业。
对于原有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改、扩建或技改后,状况
会有变化,不进行改、扩建或技改,状况也会有变化,因此要把费用和收益完全分离出来是比较困难的。
2.改、扩建及技改项目的财务评价方法。
1如果改、扩建及技改项目的费用与收益能从原有企业基础
上分离出来,按新建项目财务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2.2难以分离出来按对比法,用总量指标或增量指标判断。
对比法建立模式的假定。
3.1对比是对改、扩建后(称“有项目”)和不改、扩建(称“无
项目”)两种情况的未来进行对比,因此两者均需预测.
3.2对比计算的计算期要一致,以“有项目”的计算期为基准。
3.3如果由于改、扩建或技改原有资产的一部分不再有用并作出转让或拆除变卖等有价处理时,应把这部分资产的收入看作为现金流入。
总量法
4.1因“有、无项目”其实是互斥方案,因此按“寿命相等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此法有NPV法,IRR法,Pt`法),而总量法没有明确增额投资收支问题,因此只能用NPV 法。
4.2步骤
①计算NPV有,NPV无
②取NPV≥0且最大者。
5增量法
5.1按“寿命相等的互斥方案经济效果评价”通过总量和增量效果的绝对和相对效果检验。可用NPV法,IRR法,Pt`法。
5.2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有项目”是可行的。
①“无项目”通过总量评价,“有项目”通过增量评价。
②“有项目”既通过总量评价,也通过增量评价。
6.两种方法综合分析
6.1总量法和增量法都必须进行总量现金流量进行计算,也就是要对原有资产进行资产评估作为投资,但资产评估有时花费时间和费用都较大,我们提出可否回避。
“+”代表通过评价标准,“-”不通过评价标准。
总量效果
序号 增量效果 无项目 有项目 有项目增量效果
1 + + + +
2 + - + +
3 + - - +
4 + + - 不存在
5 - - + 不存在
6 - + + -
7 - + - -
8 - - - -
以上分析按5.2规定按增量效果决定“有项目”可行,只有第3项有待讨论,总量效果有无项目均不好,但有项目有所改善,因此不能以“增量效果”来决策。
6.3结论:在改、扩建与技改项目评价中,一般情况下只需进行增量效果评价,只有当现有企业面临亏损,需要就企业关、停、并转还是改、扩建和技改作出决策时,同时进行增量和总量效果评价。
7、步骤
7.1计算 IRR有-无>ic,或Pt`有-无>TC
7.2当现有企业面临亏损,需要就企业关、停、并转还是改、扩建和技改作出决策时,
计算 NPV有或NPV无≥0,或IRR>ic,或Pt`>TC
§6—5通货膨胀与项目财务分析
1.通货膨胀的概念
1.1国家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
1.2通货膨胀率f:f=单位时间内贬值数额/原有金额
1.3通货膨胀率大小表示不同的商品和劳务价格升降幅度大小是很困难的,一般是以物价指数来反映f的大小。
国家或地区统计部门发布一定期定时期的CPI和PPI。
CPI:社会消费品价格指数
PPI:生产物资物价指数
2.通货膨胀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在前面我们进行项目财务评价中,建立模型都是以基期不变价格,但现实在是不可能的,至少有两个方面变化。
①供求关系变化 我们建立模型中选择适中价格来解决。
②通货膨胀 小,2~4%时,可以不予以考虑,维持原模型(因现金流入流出均在变化,可抵消差异)
大,>4%时,现金流入流出的变化差异较大,因此要修正评价模型。
2.1固定资产投资投入、产出物价影响。
2.1.1固定资产投资影响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受通货膨胀影响,实际的投入的大,一般
以涨价预备费来解决,(像高速公路投标报价)。
2.1.2投入物价:原材料、燃料动力涨价使成本↑。
2.1.3产出物价:销售收入也会增加。
2.2贷款利率的影响
设名义利率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