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高职高专:汽车保险专业建设项目建设方案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
专业建设项目建设方案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 录一、专业建设基础 2
(一)专业建设背景 2
(二)专业建设优势 6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方案 8
(一)专业发展前景 8
(二)专业建设思路 8
(三)专业建设目标 8
三、专业建设内容 10
(一)人才培养方案 10
(二)课程建设 11
(三)教材建设 11
(四)师资队伍建设 12
(五)建设功能齐全、实用性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15
(六)社会服务功能建设 17
四、建设周期及效果指标 18
(一)人才培养方案 19
(二)课程建设 19
(三)教材建设 19
(四)师资队伍建设预期效果 19
(五)实训基地建设预期效果 20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预期效果 20
五、保障措施 20
(一)组织保障 20
(二)资金保障 21
(三)政策保障 21
(四)行业企业合作保障 21
六、建设资金预算表 22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任务书 23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刘 锐(教授、高级技师)
项目组成员:姜 勇(副教授、高级技师)
王俊喜(讲师、保险公估师)
刘利胜(副教授、技师)
马骊歌(副教授、汽车高级维修工)
运献萍(阳光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车意险部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建设背景
1.社会背景
根据保险标的的不同,保险可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
财产保险是指以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农业保险等。它是以有形或无形财产及其相关利益为保险标的的一类补偿性保险。
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当人们遭受不幸事故或因疾病、年老以致丧失工作能力、伤残、死亡或年老退休时,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保险人对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给付保险金或年金,以解决其因病、残、老、死所造成的经济困难。
汽车保险是财产保险的一种,在财产保险领域中,汽车保险属于一个相对年轻的险种,这是由于汽车保险是伴随着汽车的出现和普及而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与现代机动车辆保险不同的是,在汽车保险的初期是以汽车保险的第三者责任险为主险的,并逐步扩展到车身的碰撞损失等风险。
我国的汽车保险业务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汽车保险进入我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但由于我国保险市场处于外国保险公司的垄断与控制之下,加之旧中国的工业不发达,我国的汽车保险实质上处于萌芽状态,其作用与地位十分有限。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0年,创建不久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就开办了汽车保险。但是因宣传不够和认识的偏颇,不久就出现对此项保险的争议,有人认为汽车保险以及第三者责任保险对于肇事者予以经济补偿,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加,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于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55年停止了汽车保险业务。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为了满足各国驻华使领馆等外国人拥有的汽车保险的需要,开始办理以涉外业务为主的汽车保险业务。
1980年,我国保险业开始复苏,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逐步全面恢复中断了近25年之久的汽车保险业务,以适应国内企业和单位对于汽车保险的需要,适应公路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事故日益频繁的客观需要。但当时汽车保险仅占财产保险市场份额的2%。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机动车辆迅速普及和发展,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也随之得到了迅速发展。1983年,汽车保险改为机动车辆保险使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在此后的近20年中,机动车辆保险在我国保险市场,尤其在财产保险市场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到1988年,汽车保险的保险费收入超过了20亿元,占财产保险份额的37.6%,第一次超过了企业财产险(35.99%)。从此以后,汽车保险一直是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并保持高增长率,我国的汽车保险业务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
我国汽车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与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国汽车工业增长迅猛。30多年来,汽车工业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实现高速增长,产销量均增长了上百倍,其中尤其以轿车的产量增速明显,销量增速巨大。以2010年为例,我国车市在购置税优惠、以旧换新、汽车下乡、节能惠民产品补贴等多种鼓励消费政策叠加效应的作用下,汽车产销分别为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继2009年之后,产销量再创新高,蝉联全球第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预示着汽车保险和汽车保险产业链相关主体都将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汽车逐渐成为老百姓家庭财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防范汽车可能带来的风险以便更好的保护自己的财产,已经成为各个家庭的主要任务,而保险恰恰是分散风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