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病原微生物学精品教学》第27章 肠道病毒.ppt

发布:2018-05-22约2.46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7章 肠道病毒 归属于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 实际上有67个血清型 人类肠道病毒包括: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1~3 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A组1~24(23); B组1~6 埃可病毒(ECHO):1~9,11~27,29~33血清型 新肠道病毒:68、69、70、71 (1969年) 肠道病毒的特点: 球形(24~ 30 nm),二十面立体对称,无包膜。 核酸为+ssRNA,7.4kb,为感染性核酸。 衣壳有VP1~VP4四种蛋白,VP1~VP3分布在表面,VP4与内部RNA结合。 耐酸、耐乙醚。 在胞浆增殖,有明显CPE。 引起多种疾病(主要症状不在肠道): 麻痹性疾病、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腹泻、皮疹、手足口病等。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virus) 中和试验可分Ⅰ(85%)、 Ⅱ、Ⅲ,3个血清型。 致病机制 临床特征 90%的感染为隐性感染。 约5%出现流产感染 1%~2%的患者,病毒可侵入CNS,引起非麻痹性脊髓灰质炎或无菌性脑膜炎 仅约0.1%出现永久性弛缓性肢体麻痹(非对称性弛缓性肢体麻痹) 极少数发展为延髓麻痹 免疫性 脊灰病毒感染后可建立牢固型特异免疫。 以体液免疫为主,在肠道局部产生sIgA,阻止病毒入血。血液中出现中和性IgG、IgM抗体,阻止病毒进入神经系统。中和抗体可长时间维持(终生)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 (一)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 1948年,Dalldorf A组:1~24型(23) 根据对乳鼠致病性分为 B组:1~6型 (二)埃可病毒(ECHO virus) 1950s初,人肠道致细胞病变孤儿病毒。 (enteric cytopathogenic human orphan virus, ECHO virus) 1~9,11~27,29~33血清型 柯萨奇病毒与埃可病毒的形态结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免疫过程与脊髓灰质炎病毒相似,粪口途径传播,进入机体后可侵犯多种组织和细胞,临床表现多样化。如: 卫生部印发《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2008.4.22 丙类传染病) 思考题 1.肠道病毒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肠道病毒主要包括哪几种?可引起哪 些疾病? 3.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免疫性及特异性预 防有哪些特点? * * 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薛 庆 节 qjxue9797@126.com 粪-口途径传播 以上呼吸道、咽喉、肠道为侵入门户 局部粘膜和淋巴结中增殖 入血,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 网状内皮细胞 第二次病毒血症及临床症状 人类是唯一的易感宿主 粪 便 (脊髓前角运动 神经元、脑干等) 双份血清 ELISA IFA 中和试验 血清学检查: 病毒分离检查: 细胞培养 微生物学检查: 快速诊断 核酸杂交、PCR法 防治原则 人工主动免疫 OPV,Sabin(1960) IPV,Salk (1955.4.12) (口服减毒活疫苗) (注射死疫苗) 类似自然感染途径 刺激肠道局部产生SIgA 产生间接免疫 优点 人工被动免疫:易感者用丙种球蛋白 2001年10月,WHO 宣布我国已消灭脊髓灰质炎 Inactivated polio vaccine,IPV Live oral polio vaccine 项目 活疫苗 (OPV) 死疫苗 (IPV) 接种方法 口服糖丸 肌肉注射 抗体产生 血清抗体、分泌抗体 血清抗体 细胞免疫 有 无 间接免疫 能通过接种者粪便 无 排毒免疫更多人群 稳定性 差,不易保存 易保存 副作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