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维定势 - 副本图文.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上海华东师范大生物系的一位老师也是自小就知道这句谚语,但是后来他产生了怀疑,他决定通过实验查查这条谚语的真实性。 他做了两个实验。一是他花了20年的时间解剖了1000多只黄鼠狼的胃。他从黄鼠狼的胃里的残余物中发现黄鼠狼的主要食物是老鼠,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害虫,但是从来没有发现过鸡肉、鸡骨等残余物。另一个实验是他多次把黄鼠狼和鸡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里的黄鼠狼不仅不会向鸡发动进攻,而且他们还相处得十分融洽,各吃各的,互不相扰。 五、突破思维定势 3、突破习惯型思维定势(p19 毛毛虫实验) (1)跳出常规,挑战规则 (2)独立性思考 (3)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发散思维) 是指思维沿着前一种思考路径,以线性的方式向前延伸,并暂时封闭了其他的思考方向。 五、突破思维定势 4、突破经验型思维定势(p20香肠的切法) (1)掌握好创造性思维方法 (2)提高求异、发散、联想、变通的能力 经验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是如果一个人要是过分迷信经验,过分依赖经验,并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就会弄巧成拙。 P21实验体验2 突破经验定势 在科学史上有着重大突破的人,几乎都不是当时的名家,而是学问不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因为他们的大脑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什么都敢想,什么都敢做。下面的这些人就是最好的例证: 爱因斯坦 26岁提出狭义相对论 贝尔 29岁发明电话 西门子 19岁发明电镀术 突破训练: 请试一试 ——试着倒着走路; ——习惯坐后排的同学改坐前排; ——喜欢收拾东西的同学不妨随意一下; ——下雨的时候不打伞走出去; ——改变一下到教室的路线; ——换一种方式和别人打招呼或问好; ——尝试另外的运动项目; ——把吸收式读书改为批判式读书; ——以欣赏的心态看待自己曾不感兴趣的课程。 再来测试一下你的思维定势程度 ?1、在一个荒无人迹的河边停着一只小船,小船只能容纳一个人。两个人同时来到河边,两个人都乘这只船过了河。请问:他们是怎样过河的? 答案: 很简单,两人是分别处在河的两岸,先是一个渡过河来,然后另一个渡过去。对于这道题,你大概“绞尽了脑汁”吧?的确,小船只能坐一人,如果他们是处在同一河岸,对面也没有人(荒无人迹),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都渡过去。当然,你可能也设想了许多方法,如一个人先过去,然后再用什么方法让小船空着回来,等等。但你为什么始终要想到这两人是在同一岸边呢?题目本身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呀!看来,你还是从习惯出发,从而形成了“思维嵌塞”。 2、公安局长在茶馆里与一位老头下棋。正下到难分难解之时,跑来了一位小孩,小孩着急地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头问:“这孩子是你的什么人?”公安局长答道:“是我的儿子。”请问:这两个吵架的人与公安局长是什么关系? 答案: 公安局长是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她的丈夫,即小孩的父亲;另一个是公安局长的父亲,小孩的外公。有人曾将这题对100人进行了测验,结果只有两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进行了测验,结果父母猜了半天拿不准,倒是他们的儿子(小学生)答对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是定势在作怪。人们习惯上总是把公安局长与男性联系在一起,更何况还有“茶馆”、“老头”等支持这种定势。所以,从经验出发就不容易解答。而那位小学生因为经历少,经验也少,就容易跳出定势的“魔圈。” 3、有人不拔开瓶塞,就可以喝到酒,你能做到吗?(注意:不能将瓶子弄破,也不能在瓶塞上钻孔。) 答案: 可以将瓶塞压入瓶内。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拔开瓶塞后才喝酒的。但是,也可以将瓶塞压入瓶内,不过,只是人们不常这样做罢了。 4、一辆满载货物的汽车要通过一座铁桥,通过时发现货物高于桥洞一厘米,现在请问,在不准卸货重装的情况下,你能让车通过吗? 5、抽屈里有黑白尼龙袜子各7只,假如你在黑暗中取袜,至少要拿出几只才能保证取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 答案: 3只,这也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人曾用这道题去考4名大学生,其中居然有3人回答说,至少要拿出8只,才能保证取到一双颜色相同的袜子。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相同”与“不同”。取一双颜色相同的,答案是3只;取一双不同的,答案才是8只。那么,既然题只要求取出颜色“相同”的又为什么会产生颜色“不同”的定势呢?这主要是由于题目中“黑白尼龙袜”和“各7只”的影响。 跳蚤效应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立即跳起,跳起的高度超过其身高的一百倍以上。接着,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跳蚤碰到玻璃罩弹了回来。如此连续多次以后,跳蚤每次跳跃都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 跳蚤——爬蚤然后科学家逐渐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总是在碰壁后跳的低一点。 最后,当玻璃接近桌面时,跳蚤已无法再跳。科学家移开玻璃罩,再拍桌子,跳蚤还是不跳。这时的跳蚤已从当初的“跳高冠军”变成了一只跳不起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