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详细区角活动与评价标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
PAGE
专业技术资料分享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估内容
一、活动目标(12%)
发展目标或关键性学习经验(12分)
区域的创设能满足幼儿情感、社会性、认知、语言、动作技能等多方面的需要(3分)
围绕主题目标创设活动区,能详细列出各活动区的具体教育目标,并具有层次性(3分)
目标制定能关注学习的方法,关注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分)
目标既符合本班幼儿的现有水平,又具备一定的挑战性(3分)
二、环境创设(28%)
区域设置(6分)
班级设有数量合适、符合本班幼儿特点及教育目标要求的活动区。(2分)
有明显的区域划分,区域之间有适当的“封闭性”,互不干扰(2分)
空间结构合理,能动静分离;有明显标志;无教师观察上的死角(2分)
材料提供(17分)
材料隐含教育目标和内容(2分)
材料符合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需要,并体现领域特色(2分)
材料投放具有层次性、系统性(4分)
尽可能地使用废旧物品作为制作材料,幼儿参与活动区材料的收集、制作和管理(4分)
各活动区提供的材料、种类、数量适宜,有一定数量的半成品。材料方便幼儿取用,并能满足不同幼儿游戏的需要。(3分)
活动区的材料安全、卫生(没有锐利、有毒、易破碎的材料)(2分)
规则要求(5分)
材料摆放有序,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能力按规则进区活动(2分)
设置“进区活动卡”(2分)
固定物品的取放处,幼儿能进行适当的整理(1分)
三、活动的指导与调控(14%)
活动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8分)
能细致观察幼儿的活动,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发展水平(1分)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在活动过程中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3分)
能因人施教,进行个别教育,善于鼓励、启发、引导(2分)
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2分)
活动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6分)
能根据幼儿操作情况及时调整指导策略(4分)
能有效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2分)
四、幼儿活动(20%)
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6分)
喜爱活动,对问题情景关注,参与活动积极主动,并互不干扰(6分)
幼儿参与活动的广度(6分)
区域活动的内容丰富多样,能满足幼儿开展多种游戏的需要,时间充分(6分)
幼儿参与活动的深度(8分)
大胆表现自己获取的经验,能体验到活动和成功的愉悦(4分)
个别幼儿能灵活解决教育任务中的问题(2分)
能够自我评价与很好的倾听(2分)
五、活动氛围(12%)
活动气氛的宽松程度(6分)
区域活动多为幼儿的自选活动,能满足幼儿个别化的需要(3分)
尊重幼儿,讨论和回答问题能得到鼓励或积极的引导(3分)
活动气氛的融洽程度(6分)
师幼、幼幼交流自然、平等、融洽(6分)
六、活动效果(14%)
目标达成度(14分)
基本实现教育目标(5分)
多数幼儿能完成活动任务(3分)
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2分)
幼儿有进一步活动的愿望(2分)
活动区作品具有新颖性、独创性(2分)
七、特色区域(加5分)
体现班级教育特色(5分)
设计富于创新精神,体现本班特色。(2分)
幼儿乐于参与,可操作性强。(3分)
幼儿园区角活动概述
区名
教育作用
活动内容
材料提供
指 导 重 点
小班
中班
大班
角
色
区
1、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通过不同的角色身份学习扮演适当的行为方式,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2、帮助幼儿学习友好交往技能。如:轮流、分享、协商、互助、合作等。
3、培养幼儿大胆表达个人意愿、情感、见解,能相互沟通,发展语言交流能力,实践和尝试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4、发展表征能力。如:能以物代物,激发想象力及能创造性地反映现实。
5、学习适度表达个人情绪,了解他人情感。能自我控制,调整伙伴间的相互行为关系。
娃娃家在各个年龄班都是角色游戏的中心主题。
从幼儿最熟悉的地方家庭开始,逐步扩展到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如:餐厅、超市、医院、邮局、工厂、图书馆、火车站、博物馆等。
* 娃娃家:家具,娃娃、娃娃用品,家用电器,厨房用具,各种食物等。
* 医院:医护人员的穿戴物,所用的处方单、病历本、听诊器、体温表、药品、注射器等。
* 超市:各种食品、用品的包装盒,收银机,钱币等。
* 银行:各种面值的钱币、取款单、存折等。
* 着重于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角色的标志物,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也可以通过语言的启发和自己的加入来提醒他们。此外,教师还应该通过指导、帮助,启发幼儿回忆已有的感性认识,丰富他们的角色行为和语言,逐步充实游戏的内容和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