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名人及批判学派.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传播学名人
卡尔.霍夫兰
地位:美国实验心理学家,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耶鲁学派的代表人物,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代表著作是《传播与说服》。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心理对行为的影响,是研究个人的社会交往以及态度、信念转变的先驱。曾于二战期间在美国陆军部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战后在耶鲁大学组织“传播和态度改变研究”,被后人称为“耶鲁研究”。
对传播学的贡献:
1、将“控制实验法”引入传播效果研究。
2、以学习论为框架研究说服与态度改变,对传播者特性、传播技巧、受众对说服效果影响作了研究,提出信源可信度、免疫效果、恐惧诉求等概念。
3、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定 “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依据。
4、霍夫兰研究了传播主体、传播受众、传播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尤其是传播技巧在当下依然具有借鉴意义。在今天,霍夫兰的许多劝服研究或多或少被直接应用于广告和营销当中。
局限:他的研究方法没有涉及现实社会中的媒介和大众传播,使用实验法研究,研究范围有限,因此存在局限性
拉斯韦尔
拉斯韦尔是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政治学家,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 播的第一人。代表作有1927年《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世界革命的宣传》、《宣传与推行》、《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等。他两次提出宣传的定义,认为宣传是通过操纵象形物来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 这些象征物可以采用口语的、书面的、图片或者音乐的的形式;在《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中论及宣传的四个主要目标:激起敌人仇恨;瓦解 敌人士气;保持与盟军的友好关系;保持与中立国的友好关系,并尽可能达成 合作;他对一战的宣传品进行内容分析,在《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断定 宣传能够产生强大的影响力,影响到了“魔弹论”的出现;他在《传播在社会 中的结构和功能》中提出三功能观和5W模式,三功能观为环境监测、社会协调、 社会遗产继承;5W为who、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开创了传播研究的五大领域。此外其贡献还有 开创了定量的内容分析法,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入美国社会科学。
库尔特.卢因
库尔特.卢因是美籍德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心理学中“场论”和“群体动力论”的最先提出者,并创立群体动力研究中心,代表作《个性动力论》。卢因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有:1、群体动力论主要研究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和影响。2、他对人们行为和群体的研究,给传播学效果研究一个重要启示: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3、二战中他将这一理论应用于对军队士气问题的研究,同时还进行了劝诱人们改变饮食习惯的研究。4、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对美国传播学的建立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为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层面和方法。5、群体动力学对群体行为的研究后来发展成为组织管理学,行为管理学等。6、卢因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概念,“把关”理论揭示了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内在控制机制。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是社会学方法论者,开创了对大众传播效果的研究,并且创建了几个大学的研究机构,其中最著名的是哥伦比亚大学 的应用社会研究所。拉扎斯菲尔德开创性地使用了精确地调查来度量媒介对于人们如何思考和行动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研究之一是关于伊里县总统选举的投票研究。他的社会研究传统试图将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个人传记、专题小组研究和焦点访谈结合起来。
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在于:其一,两级传播理论。开创了传播流研究的新理论,搭建了大众传播时代的传播效果结构。而两级传播理论中的意见领袖概念一直被沿用至今。其二,拉扎斯菲尔德批判的指出了大 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尤其是其中作为负面效果的麻醉功能,开启了批判性质的传播学研究。罗杰斯指出,拉扎斯菲尔德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多地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他通过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为传播学赢得了来自其他科学的尊重。
马歇尔.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先知”。他师承英尼斯,发展了被称为“媒介决定论”的一套学说,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
其主要观点有: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划分以及“地球村”的概念。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著有《机械的新娘》、《理解媒介:人的延伸》等。
麦克卢汉是一位技术自然主义者,理论具有极端性和片面性,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忽略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人似乎完全成了受自己
显示全部